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宁波江北:开通流动法律大篷车

2014-03-24 16:44:2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图为江北法院法治促进员送法进社区。

  “因为我出生在农村,对农民有难以名状的感情。第一次去下沈村,看到村民们在村委会里拉家常,不时还能听到笑声,令人心生愉悦。”这是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慈城人民法庭庭长吕晓峰在法治促进员手册上的笔记,曾有村干部跟他分享:“工作要获得成绩,一定要有诚心、真心。最主要不能有私心。”这句“没私心”点破了法官职业道德的核心——中立、公平、公正。也正是那次看似浅显的谈话,让吕晓峰爱上了这份工作。

  自2009年8月以来,江北法院就从各业务庭中选派了多名中层骨干法官入村入户,现驻庄桥、洪塘、慈城等6个街道共35名,每个片区由分管副院长牵头,进村上门,调研村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调解矛盾纠纷、指导民主法制。

  公开联系方式,搭建沟通平台

  在邵余村村委会的门口,除了挂着联络片警的照片,另一张就是该村的法治促进员方光辉的照片。为方便村民联系法治促进员,江北法院将法治促进员的姓名、职务、照片、职责、联系电话等张贴在公告栏,向每个派驻村的群众公开。法治促进员针对社区对法制方面存在的要求,分别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如,给社区群众发放联系卡,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对村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也积极地给予指导和解答。方光辉还在公告栏里增设普法专栏,把征地拆迁、如何打官司、婚姻家庭等有关法律法规上墙,同时增加几个典型案例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本次走访是对情况的初步了解,我要将问题带回去,将情况熟悉之后,做一个统一的反馈。”这是慈城镇杨陈村新上任的法治促进员、江北法院办公室主任李明敏在基层法治促进员的工作手册中作下的记录,去年6月,她第一次到村里,村里的朱书记就跟她讲了村经济合作社与一家塑料厂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遇到了执行困难,李明敏认真地记录,承诺近期就会给朱书记一个反馈。

  每当法治促进员被问到要做些什么的时候,他们都会习惯性地伸出手指,说:“七个一,七个一”。做好“七个一”,就是每半个月到村工作一天;每月排查一次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每季度参加一次村两委会召开的会议;每年给村民上一堂法制教育课;每年走访一批村民;每年为村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每年撰写一篇调研体会文章或蹲点日记。到现在为止,江北法院的农村法制促进员共入室入户走访群众123次,召开村民座谈会31次,撰写工作体会及蹲点日记达到了160余篇。同时陈晓蕾、朱亚芸等8名法官还在各自包片的村及社区开展了法制教育课,深受群众的欢迎。

  注重收集民意,加强前瞻研判

  邬丹是庄桥法庭的庭长,江北区共有三个大镇,其中洪塘、庄桥的民商案件都归庄桥法庭管,田间地头无小事,涉及农民、农村的可谓都是要紧事,邬丹也是出了名的调解能手,十足的大忙人。以往街道里开信访事件分析会,邬丹就会被邀请去给人民调解组织进行工作指导。她所联系的洪塘街道旧宅村,人口并不多,但因为村边要建高铁,在房屋拆迁、涉及拆迁确权、遗产继承等问题上却一度矛盾重重。邬丹就坚持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不仅坚持法庭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同时积极掌握辖区的纠纷信息,经常分析纠纷动态,减少、防止和避免矛盾激化,为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提供便利有效的司法服务和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当前,许多地方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开发力度加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征用、拆迁安置、工程建设、劳资纠纷等方面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集体上访、重复上访、久访不息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因素。法治促进员注重收集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可能演变为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这就需要法治促进员们加强前瞻性、预测性研判,从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通过走访排摸,法治促进员们了解到现阶段江北区的大部分村、社区没有突出的矛盾纠纷,整体社情比较平稳,综治工作也开展得比较好,像审监庭庭长陆剑锋所在的河西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社区成立以来,基本上未发生纠纷和矛盾,社区的主要矛盾是邻里纠纷,也大都集中在倾倒垃圾之类的小事上。

  充分利用优势,化解民间矛盾

  法院在处理各种社会纠纷方面,有着其他单位与个人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担任法治促进员的同志多数是从事审判工作多年的法官,他们有着丰富的解决纠纷的经验。在矛盾多元化的今天,法治促进员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充分运用到新的工作中去,对民间矛盾着重调解,使其化解在基层,对无法调解的矛盾,引导他们进行诉讼,方便社区群众。

  从庄桥街道西邵村的由乱到治,可以看出这项新探索的实际效果。据西邵村党支部书记余国民介绍,他们村总共有1260亩农用地,90%已经被征用建成工业区了,常住人口有800人左右。“以前,遇到事情,不管是有没有道理,老百姓动不动就吵、闹,或者是一群人上街堵路,西邵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问题村。尤其是西邵村征地早,补偿低,遗留问题多,村民攀比意识强,失衡情绪大。江北法院副院长夏文俊作为法治促进员驻村后,感到迫切需要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就和我们村干部一起引导村民要信访更要信‘法’。村民转变了观念,不再缠访。村干部也强化了依法办事的意识。”

  由于农村房屋征用、拆迁巨额补偿等原因导致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增多,其中将庄桥街道袁陈村本村的集体土地(宅基地)卖给外村人的纠纷较难处理,行政庭庭长陈剑锋就建议村领导把握好村民将自己房屋卖给外村人应注意的问题,另外建议村里组织力量,对辖区里的村民房屋权属进行基本摸底,对权属有争议的,村里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协商、调解。

  作为新北站建设点的邵余村面临较严峻的征地拆迁问题,特别是大量的外来种地大户,村土地被征用后,如何安置赔偿成了村里最头痛的事,因此陆剑峰提早将房屋及土地权属进行摸底,对相关法律进行宣传,这些矛盾很快就迎刃而解。

  今年3月伊始,江北法院又开始了“走亲连心”、“寻找那个1”系列活动,具体要求各个法治促进员每月及时下社区、村,并在自己联系的村内协调一起有关人身伤害、劳动就业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纠纷;此外,采取座谈、走访等方式,寻找各自工作中的一个不足,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徐露佳 文/图)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浙江台州:文明交通进校园
·浙江杭州启动预警机制应对车流高峰
·浙江台州椒江法院微博直播“晒”庭审
·浙江:杭州平安创建“三率”提升的背后写满正能量
·浙江:“三个聚焦”深化作风建设
·浙江仙居:微博直播执行震慑失信被执行人

·浙江仙居:微博直播执行震慑失信被执行人
·浙江:破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
·[浙江]平安浙江建设10周年专题
·浙江为服刑人员开展网络远程法律咨询
·浙江加强社区矫正监管教育帮扶体系建设
·浙江金华:公安局长到派出所当基层民警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