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要求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由政法机关依法按程序处理,实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司法权威的统一。记者采访了解到,检察机关作为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主要“责任方”之一,将全面把握诉访分离、程序导入、案件办理、终结退出、司法救助、责任追究等改革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破解工作难题,扎实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
检察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培训班3月21日开班。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柯汉民在开班仪式上讲话强调,要深刻领会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检察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重点环节,切实落实检察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各项措施。
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是当前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连日来,各地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切实将两会精神落实到工作中。
去年以来,浙江检察机关通过强化督查、加强纪律作风教育等举措,使作风建设有了明显的改进。今年浙江省检察院提出要聚焦机关作风,进一步解决全省检察机关文风会风、调研作风、上班风纪、三公经费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聚焦执法办案,结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将对检察机关开展规范执法公正司法情况进行专项审议,深入排查存在的问题,重点排查保障当事人合法诉讼权利不够、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不够、诉讼监督工作不规范以及办理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问题,逐一整改,彻底整改。
同时,浙江省检察院还要求聚焦检察人员“八小时”外行为,加强监督,以典型案事例开展警示教育,积极探索建立教育、管理和监督“三位一体”的机制,促使检察人员严以自律,真正绷紧严格遵守制度规定的“弦”,注意自己“八小时”外的一言一行。
河南省检察院日前召开案件评析会。参会人员是该院公诉部门负责人、科组长、全省19个市分院分管公诉工作的副检察长和公诉处长。内容是对2013年该省检察机关办理的部分撤回起诉案件和2008年以来已生效的判决无罪案件,进行逐案会诊、剖析和讲评。
3月21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召开全区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重申对自身腐败的“零容忍”态度。
该院检察长马永胜强调,要继续坚决有力地查处检察人员违法违纪案件,对检察人员违法违纪问题要“零容忍”,决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姑息迁就。要加强检察干警违法违纪举报线索的受理、办理、反馈等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通过网络、信件等方式反映检察人员违法违纪问题。对于反映问题特别是实名举报的,要及时调查处理。
21日,省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强化自身监督理念,不断健全完善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体制机制。要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完善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举报机制,群众若发现检察人员违法违纪问题,可直接上省检察院官网举报。
今年以来,青海省检察院案管办配合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上线运行工作,启动系统运行问题收集研判机制,确保系统规范运行和升级完善。据了解,该省检察院案管办通过数据后台监控、信息数据上报等多种监督方式,加强对全省检察机关办理案件的督促检查,严格执行网上办案。对权限设置、信息填录、文书制作、数据修改等实行重点监控管理。同时明确要求,从今年1月开始,凡未从初始阶段纳入系统运行的案件,将一律不受理、不审核、不考核,确保案件从一开始就要进入系统,把“全员、全面、全程、规范”的要求落到实处。通过两个月有效运行,该省检察机关共录入各类案件1181件,案件流转高效顺畅。
河南:全省检察机关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监督活动
3月23日,记者从省检察院获悉,为进一步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我省检察机关于3月~10月在全省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向这两类犯罪“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