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奔跑,为载有临产孕妇的出租车开道;带着感情做事,想尽办法为群众开启便民服务通道;广纳群众意见,回应群众需求……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文明城市注入正能量——
一心为民 开辟生命救助绿色通道
2013年12月9日下午18时13分,贵阳街头上演了一场生死救援: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南明分局3名执勤交警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徒步飞奔,护送一名重病幼儿赶往医院,从求助点到医院一公里路,生命接力用时9分钟,重病幼儿得到及时救治。交警徒步奔跑为“生命”开道,用一场爱心救助接力书写了贵阳的城市荣光,为贵阳的寒冬增添了温暖。
小场景,大感动。近年来,贵阳交警救助急难群众,开辟急救通道的动人场景屡见不鲜。2012年6月7日8时20分,一名交警在雨中奔跑“开道”,身后是一辆载着即将临盆孕妇的出租车,早高峰时段,仅用了2分33秒便顺利到达医院,如今母子均安,开道交警周科永也被网友们亲切地称呼为“最帅交警”。
2013年8月28日14时30分,公交车上一名3岁小孩突发晕厥抽搐,母亲抱着孩子下车打的赶往医院,在接到的哥求助后,南明区分局民警冷冰、亢善元相互配合开道,面对前方车辆抛锚一时无法前行的情况,交警抱着孩子跑步冲入医院急救室,孩子得到及时救治。
2014年2月8日15时20分,南明区分局四中队指导员杨英驾驶警车开道,沿线民警坚守岗位、相互配合,共同开辟出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仅用6分钟便将突发脑溢血的病人送往医院,握着民警的手,病人家属说不完的谢谢……正是这日常工作中一个个平凡的瞬间,让市民感受了贵阳交警的温情。贵阳交警一次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开道”,积聚着推动社会前行的正能量,传递出温暖千家万户的精神阳光。
一次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开道”,是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转变理念,按照“以民为本,为民解难”的理念开展常态化服务工作的一个剪影。“交通服务就是要时刻把百姓记在心里。我们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贵阳市公安局副局长、交通管理局局长俞洋说。
2012年,贵阳市交警周科永跑步为临产孕妇开道的事迹受到社会好评,被公安部评为全国“最美警察”并荣立一等功。为了进一步发挥“最美警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贵阳市交管局组建了一支以周科永为核心的“最美交警”服务队,用身边的典型激励队伍,引导和教育民警弘扬立足岗位、服务群众的职业精神。
典型带动大众,小爱汇成大爱。在“最美警察”精神的引领下,从“最帅交警”周科永到“光脚交警”郭晓飞,从“吊瓶交警”黄森到“救急交警”冷冰和为疾病婴儿开道送医的罗聃、蔡伟等,一批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的先进模范交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帮助和服务群众成为贵阳交警最质朴的一种职业道德操守和表现。
交警的工作岗位在路上,总是出现在救助群众的第一线,要在第一时间为群众提供及时救助,一套快速、高效的指挥调度系统是重要的技术保障。为使开辟绿色生命通道救助群众成为常态机制,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建立了及时、快速、全警联动的工作机制。以“850”指挥中心为依托,下设指挥室、视频巡查岗、“122”交通咨询台等机构。民警24小时值守,采取联动机制,对危重病人及应急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同时面向社会公布“5985055”、“122”两门救助电话。只要一接到群众的紧急求助,“850指挥中心便立即进行视频巡查确认、指令下达、指挥协调,调动起点到终点间的各个岗位民警开通绿色生命通道,做好沿途保畅。按照市交管局“850”指挥中心模式,下属各分局则相应成立分局指挥中心,积极与属地医院建立联动救治机制。在全警动员、多方联动的情况下,建立起高效、快捷、全警联动的应急救助机制,使“常备不懈”变成了“有备无患”。
自2008年以来,为救助群众共开辟“绿色生命救援通道”600余次,涌现出一大批以全国“最美警察”周科永为代表的为民服务典型,贵阳交警用实际行动换来了群众的信任,“有事找交警”已成为贵阳市民耳熟能详的话语。
开启便民服务快车道 最美精神遍地开花
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群众是大事。为群众开道护航,不仅是开辟生命救助绿色通道,也是开启便民服务的快车道,更是开启畅通民意的沟通渠道。
长期以来,贵阳交警带着感情做事,以方便群众为宗旨,立足岗位、创新管理、深入群众,结合安全教育、窗口服务、车驾管业务、事故处理等工作,推出一系列便民举措,想尽办法为群众开启便民服务通道,把辛苦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群众。
早上7时10分,中华北路上行线贵阳六中门口,贵阳最美交警云岩服务队正在不停忙碌着……每天,服务队都会在这里执勤,他们担负的是贵阳市公安交管局云岩分局辖区“护卫天使”助学岗的工作。除了疏导交通外,服务队民警还会利用平峰期时间走进附近的实验小学、贵阳六中,将交通安全知识带进课堂。民警们编写了“生态文明交通安全”教材,将开学典礼、主题班会、主题家长会、生态文明交通安全学生必修课、社会实践活动、成立小小交警队等内容融入其中,每半月定期为孩子们上一堂活泼生动的交通安全课,通过一系列训练和课外实践活动,将文明交通意识传播到孩子心中,辐射到每一个家庭。
“红绿灯,大眼睛,一闪一闪要看清;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准备停;人行道,斑马线,黑白相间保安全……”3月20日上午,贵阳最美交警云岩服务队发起的“圆梦行动,我的国旗梦、安全梦”升旗仪式正在贵阳市盲聋哑学校进行,患有视听障碍的学生们和服务队民警一起唱响了这首交通安全公益歌曲《红绿灯》,美好的歌声在校园回荡。云岩分局“最美交警”服务队立足本职工作之余,担任了贵阳市盲聋哑学校的生态文明交通安全辅导员,通过手势和音乐,为盲聋哑学子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爱盲聋哑儿童,为孩子们送上温暖。
为了给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密切警民联系,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南明分局在辖区内多个社区设立了交通管理服务站,了解群众在交通出行方面的问题,切实解决群众在办理车辆管理业务方面的困难。除了日常疏导交通外,南明分局民警还深入辖区17个社区召开恳谈会,听取群众心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将社区相关单位代表、社区群众、学生及家长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收集梳理,能当场答复解决的,当场答复解决;不能当场答复的,做好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登记、流转和反馈工作,做到条条有登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赢得群众的充分肯定。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轻微道路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增多,交通事故现场得不到及时清理,已成为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主要诱因。为方便群众及时处理交通事故业务,保障道路交通有序畅通,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与贵州省保监局、贵州省保险行业协会、贵阳市十三家财产保险、评估公司、仲裁机构联合设立“贵阳市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保险理赔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共处理交通事故11万余起,平均每日处理交通事故180余起,极大地减少了道路拥堵源,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在服务大厅,民警黄华川正在细心地为前来处理交通事故的当事人讲解事故发生的违法点,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在他的调解下,两名驾驶员很快达成和解,顺利处理完交通事故业务。平均每天,黄华川都要处理交通事故百余起。最忙的时候,连喝口水都顾不上。为了确保群众能够及时办理交通事故业务,中心在原有基础上拓宽受理区域,延长工作时间,中心民警每年除春节期间放假外,其余时间都坚守在岗位上。“一年365天,只有春节我们才能多一点时间陪在家人身边。但想到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再苦再累也值得。”黄华川说。
为顺应民意便民利民,提高交通参与者文明意识,贵阳交警推出了“1+2+4”满分驾驶人培训新模式。通过1天在培训中心学习,2天在线网络学习,4天参加文明交通互动实践,帮助满分驾驶员顺利通过科目一的考试,提高文明驾驶觉悟。自2013年8月实施“1+2+4”新模式以来,满分学习工作共受理3500余人次,科目一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到92%,剩余8%未通过的驾驶人,通过再学习再教育,通过率达到100%。
车管业务是交警日常管理工作的又一重心。为了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结合实际,创新服务举措,延伸服务触角,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的创新举措,建立一次性告知制度,推出“便民提示单”;定人定时,主动到二手车市场进行车辆查验;成立群众工作接待室,推行群众合理化建议吸收机制,帮助群众协调解决车管业务方面的疑难问题,做到条条有登记、件件有回音,赢得了群众的充分肯定。
搭建良性互动平台 畅通民意沟通渠道
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建设和谐文明城市,化解矛盾、回应群众需求是基础。
当前,贵阳市正面临畅通工程二期建设的特殊历史时期,如何让群众在巨大的交通压力之下堵车不“堵心”?如何更好地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成为对贵阳市交管工作的最根本考量。在贵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打造了“交通大家谈,畅通你我他”开放式交通意见平台,回应群众需求,引导了矛盾的有效解决。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靠人民。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积极拓展舆论场,打造多种发声器,开辟了网站、新闻专栏、媒体热线、市民群众问卷调查、“小手牵大手”走进学校活动、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贵阳交警“122”交通资讯服务热线等七大平台,并积极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广纳民智,广开言路,征集市民对治理交通拥堵、推动城市交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现场办公,及时整改,拓展了贵阳交警服务群众的外延和空间,推进了交通管理和服务群众的深度结合。
7个意见征集平台,5000余个热线电话,万余条网络回帖,6万余条意见和建议,9万余份问卷调查表……平台从2013年11月建立以来,广泛邀请市民代表、各行业交通参与者开展交通“大家谈”座谈会25次,通过122、交广台、网站、微博微信回答和解释群众疑问273条,举行大型现场办公活动解决实际问题9起,并在轨道交通入城施工等关键节点的交通组织和分流引导起到了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交通组织管理和服务群众的深度结合,为整体打造贵阳交警为民服务和提升职业道德,践行核心价值观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空间。(记者 罗华山 王恬)
·贵阳10余社区服刑人员种下“公益爱心林”
·贵州贵阳南明进一步筑牢社会治安“网底”
·贵阳“两严一降”2014年开头好起步好
·贵阳戒毒中心首次举行大型家属开放日活动
·贵阳南明区将建14个“枫桥经验”调解室
·贵阳云岩区司法局筑牢社区矫正防线
·贵阳云岩区司法局筑牢社区矫正防线
·贵州贵阳各地深入推进“两严一降”工作掠影
·贵州贵阳借枫桥经验建14个调解室专解邻里疙瘩
·贵州省中级法院政治部主任会议在贵阳召开
·贵阳观山湖区开展“两严一降”应急拉练
·贵阳一年内破11起重大“环保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