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厦门市公安局首批41位处级以上领导“蹲点下所、换岗体验”活动正式结束,在上一周,媒体也做了“局长去哪儿”系列报道。一周的基层蹲点生活,总归一句话,领导们很忙。那么,他们都在忙什么,在想什么,又有怎样的感触?这些警界高层的体验,又将怎样影响未来的厦门警务?今日,我们做了一个小盘点。
局长们做什么
指挥交通+出警夜巡
局长们
白天晚上都很忙
20日晚上10点左右,有人报警称,寨上一集装箱堆场有人发生纠纷。殿前派出所“80后”民警黄洋马上出警。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个50多岁的老民警,他是正在蹲点体验的市公安局副局长蔡国文,白天忙了一天,晚上这个时候,还没下班。
到了堆场,纠纷一方是拖头车司机,另外一方是堆场管理方。拖头车司机因等候吊柜时间过长心生怨气,认为是堆场管理方有意刁难,堆场工作人员认为司机态度不好,双方火药味十足,差点打架。了解了事情来龙去脉,蔡国文与黄洋将吵架的双方各拉一边劝说。最后,平息了双方心头怨气,妥善解决了这起纠纷。
白天指挥交通,晚上出警夜巡,上一个星期,这些局长们都没闲着。蹲点第一天,副局长范锦昌在同安的城南BRT站,救下了一名跳桥人员;第二天,副局长李晓彬在集美学村十字路口交通执勤;第四天,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严玉官和民警排查了将军祠附近多家酒店……
“每天上班,局长7点左右就到了,比有的民警还早。”金山派出所一名民警介绍,蹲点下所的局长,把自己当普通民警,被子、牙刷都随身带到派出所。
局长们想什么?
按照之前公布的局长们的蹲点“课程表”,参与110接处警、调解民事纠纷、交通高峰执勤、排查流动人口……相比普通民警,这些警界高层对于一些蹲点中遇到的问题,从治安、交通、防控等方面,都有着高层视野。
商圈管理要借助外力
挖掘群防群治资源
19日,副局长郑东强根据金山派出所安排,参加了万达广场应急处突及高林中心小学紧急避险两场演练。参加演练后,针对万达广场面积较大,他认为,要增设紧急避险点以及物理隔离设备,用专业的角度指导万达广场管理方完善应急处突人防、物防工作。
他还提出,对万达广场治安管理问题,要善于借助外力,挖掘群防群治资源,同时要做好内部挖潜工作,全面调动管理积极性,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城中村”管理
智能门禁不是惟一手段
多种防控要打“组合拳”
19日上午,副局长蔡国文到寨上2088号,实地体验了智能门禁系统实现租住人员信息实名、实时、实情传输的应用。
众所周知,厦门是一个外来人口大城市,说到“城中村”的治安防控,蔡国文认为,智能门禁是治安防控一种好的工作手段,但不是惟一手段。随着社会进步,要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大胆探索创新,短平快、高中低,人防、物防、技防多种手段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兼容并蓄,切实提高“城中村”治安防控成效,提高居民的满意率。
局长们感受
基层民警很辛苦有智慧
高层下决定不能“拍脑袋”
局长们平时的工作,或许正如市长助理、公安局长林锐所说的:大多限于听报告或者下基层调研,比较“蜻蜓点水”,那么,这一次为期一周的蹲点下基层,他们的感受又是如何的呢?
感受1 基层民警很辛苦
“通过跟班派出所民警接处警,才发现他们确实辛苦,除了日常的工作外,还有繁重的安保、节假日执勤等额外的工作量。”“换岗体验”活动结束后,蔡国文副局长深有体会。
据他介绍,几年前,他还做过一次调查,平均一个派出所民警一个月要加班100个小时,有的派出所出警量多,民警加班的时间更是远远超出100小时,压力大,工作任务重,所以民警普遍都有失眠、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渐渐地,派出所民警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的概念,轮到哪一天就哪一天上班。
感受2 基层民警有智慧
除了辛苦,基层民警化解实际问题、难题的能力,令公安局长林锐十分感动,他说:基层民警很有智慧。
“基层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精神都很优秀。”林锐告诉记者,基层民警通过调研,槟榔小学周边设置起了一段隔离栏杆,原本拥堵“重灾区”,如今变得交通有序。
这种来自基层的智慧,或许不止这些。在思明,警方建立酒店自律机制,让酒店自查自纠,在减少被处罚的同时,酒店也提高了管理能力;在湖里,为了防止撬窗入室盗窃多发,金山派出所在辖区推广平安铃、平安钉。
“花小钱办大事,基层民警很有智慧。”林锐说。
感受3 高层下决定不能“拍脑袋”
此次的“蹲点下所、换岗体验”活动,说到底,应该是一种角色转换体验。在这一周的角色转换体验中,林锐体会最深的是,“作为领导层,不能拍脑袋,每一项决定应该从基层实际出发考虑。”他说,之前听汇报或调研,比较“蜻蜓点水”,现在蹲点换岗体验,对基层遇到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