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杨光,男,汉族,1976年2月出生,天津塘沽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95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历任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塘沽分局老湾派出所民警,塘沽分局刑侦第九大队、第十大队民警,刑侦第六大队副教导员,新村派出所所长,治安管理支队支队长。
主要荣誉:
杨光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先后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2014年1月,杨光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记者 孔琳 通讯员 赵永明 张易廷
他是“拼命三郎”,因为工作中总是冲在第一线。
从警19年,他始终战斗在公安执法最前沿,在基层工作中不断创新方法,在抓捕破案时英勇善战,在日常生活中甘当表率。他就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塘沽分局治安管理支队支队长杨光。
细致严谨,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破案线索
时间追溯到2010年3月。那时,杨光刚刚担任塘沽分局新村派出所所长。此前,他在刑侦大队工作了13年,破案数千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0余名。
刚上任,他就碰到了棘手的案件:辖区一小区连续发生入室盗窃案,事主家中门窗完好,金银首饰、手机、现金等却不翼而飞。
“查!”刑警出身的杨光立即披挂上阵,带领民警开展工作。通过深入分析,他初步判断这几起案件是同一犯罪团伙所为。为尽快破案,他吃住在派出所里,白天带领民警乔装侦查,在发案重点小区蹲守,到宾馆、旅店摸排;晚上,他一个人“闷”在办公室内,从成千上万条信息中苦苦寻找破案线索。一个月后,杨光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觅得了线索,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成功破获涉及多个省区市的30余起入室盗窃案,涉案总价值超过20万元。
破案是一个寻找破绽的过程,而破绽往往就存在于不起眼的细节里。凭着细致严谨的作风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在任新村派出所所长的3年里,杨光带领民警破获刑事案件4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0余名。
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如何开展防范,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损失,成为杨光苦苦思索的另一个问题。在警力紧张的情况下,新村派出所硬是“挤”出6名民警,实行“三班倒”,专门负责街面巡逻和处警工作,强化了社会面治安巡控。
以身作则事事带头,是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
与出色的业务水平相比,杨光带队伍同样有招法。作为派出所所长,他以身作则事事带头——辖区发生的每起案件,他都参与侦破;每次执行抓捕任务,他总是冲在第一线。
“他工作起来就是两个字‘玩命’,是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执行抓捕工作,他冲在前;熬夜破案,他冲在前;巡控蹲堵,他冲在前。同时,他把自己的经验、技巧全部传授给我们。”新村派出所民警张东福说。
新村派出所有4个警组。为迅速提高民警的业务工作能力,杨光坚持跟班作业,把自己干刑警多年积累的破案经验和技巧悉心传授给其他民警。此外,他还建立健全了 《工作奖惩办法》《派出所联勤制度》《民警家庭扶助制度》等30余项工作制度和规范。3年里,新村派出所民警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执法典型和爱民模范,民警立功受奖达20余人次。
2013年3月,杨光担任塘沽分局治安管理支队支队长。上任后,杨光成立了4个业务管理组,选用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民警充实到业务管理组。一年来,他带领治安管理支队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9起,查处行政案件173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384人,收缴赌博游戏机1350台、枪支105支、仿真枪65支、子弹4310发以及管制刀具、弩300把。
“选择这个职业,就要付出更多”
杨光的家离单位不远,但他基本上除了出差办案,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办公室里研究案情、钻研业务。
“每次看他到家疲惫得倒头就睡,我就只有心疼地在他耳边唠叨几句 ‘注意身体’,他每次都是一个字‘嗯’,但转天还是一样,犟得很!”杨光的爱人说。
杨光的爱人是位教师,平常工作也很忙。在她的眼里,丈夫骨子里透着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当初结婚拍婚纱照时,他都穿着警服!”
杨光的儿子已经12岁,上小学五年级。在儿子的眼里,爸爸只有工作,“每周能在家见到他两天就是惊喜!”
2010年开春,塘沽数个在建工地发生盗窃案,犯罪嫌疑人挟持工地守护人,抢走挖掘机主板,影响到了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接报后,杨光立即组织开展侦查。就在这时,他的父亲患上了肺癌,需要马上手术。父亲告诉他:“我没事,你去吧,破案要紧。”2013年,刚退休不久的父亲因病不幸离世。回忆起父亲的点点滴滴,杨光满含泪水地说:“选择这个职业,就要付出更多。不仅我这样,身边的战友们,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