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新疆女子监狱有一名最美警察——寿晓红

2014-03-24 08:42:4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疆法制报 

“寿警官对所有服刑人员一视同仁,处理问题公平公正,也教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3月19日,记者见到服刑人员古某时,她感激的泪水就没有停止过。

一个曾经让所有民警都“头疼”的服刑人员,为什么对寿晓红如此敬重和认可呢?

42岁的寿晓红是自治区女子监狱政治处副主任兼四监区监区长。

17年前,古某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丈夫因此和她离婚,带着三岁的孩子走了,古某也羞于让唯一的亲人——姐姐知道自己所犯下的罪行,面对漫漫刑期,她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多次自杀未遂。由于心灵扭曲,古某还时常和其他服刑人员发生争执,对民警的教育管理也不服气。2010年担任监区长后,寿晓红主动承担起对古某教育改造的重任。

2010年的“三八”妇女节,从未有亲人接见的古某羡慕地看着其他服刑人员去见亲人,突然,听到警官让她准备接见。古某说:“警官,你叫错名字了吧?我不会有亲人接见的。”当警官再次告诉她,她远在伊犁的姐姐要见她时,古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18年未曾见面,姐妹俩抱头痛哭。原来,这是寿晓红在深入细致了解古某的家庭情况和改造表现后,送给古某的一份特别礼物。

从此,古某总能看到寿晓红的身影,有时候是两人数小时的谈心,有时候只是两句简单的问候。当古某第一次拿到奖励时,寿晓红比她还高兴;当古某因违规而被扣分时,寿晓红耐心帮她剖析错在哪里。渐渐地,古某变了,她开始反省自己的过错,决定堂堂正正做人。

2011年,入狱17年的古某获得第一次减刑,她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对于出狱后的打算,古某有个心愿:“我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连尽孝的机会都没有,新生后,我愿意去侍候那些瘫痪的老人,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我要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像古某这样被寿晓红成功转化的服刑人员还有很多,近三年来,寿晓红带领的监区实现了“无服刑人员非正常死亡、无服刑人员脱逃事故或案件、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等目标。从针对性谈话教育到心理疏导,寿晓红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打开了一个个服刑人员的心结,使之顺利步入积极改造的正轨。

说起改造经验,寿晓红说:“在监狱这样一个特殊、复杂的环境里,每个服刑人员都在考量着自己的切身利益,唯有公平、公正执法,才能让服刑人员树立起改造信心,并坚定未来生活的信心。”(记者 刘晓琴)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