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策
全国公安文联祝春林主席在与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公安作家研修班全体学员谈话时,充满激情地提出了这样一句口号:我的生命属于文学,我的文学属于人民。
这是令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的铿锵之言。听时,觉得热血沸腾;回味,更感醇厚悠长。
这是承诺。祝主席在谈话中把学员们称之为“种子”,而“种子”是承载着收获希望的。他鼓励大家要放眼未来,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而这种使命,就是文化强警;这种重托,就是繁荣公安文学。面对这样沉甸甸的责任,所有的作家班学员,所有的公安作家,都应该郑重地做出这样的承诺。
这是责任。“发好公安声音,讲好民警故事,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郭声琨部长在给公安作家班的重要批示中提出的殷切希望,高屋建瓴,语重心长,不仅是鼓励,更是给作家们的肩头压上了重任。如果说,某种意义上文学是一种个性的表达,而公安文学鲜明的共性追求就将使公安作家的个性更加绚丽多彩。
这是任务。祝春林主席在谈话中给学员们提出了三个“自觉践行”,即: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弘扬和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体验、诠释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这实际上是给学员们、也是给所有公安作家指出的创作方向,给大家布置的光荣任务。而在这三项任务里,无一不体现了文学属于人民的深刻内涵。
这是文化自觉。文化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自觉追求,从原始人的第一声呐喊开始,就有了文化的旋律。但是文化的先进与否取决于人类更高层次的自觉,那就是对信仰的认识,对真理的渴望,对先进文化的自觉创造。生命属于文学,文学属于人民,对文学的挚爱升华到对人民的深情,这样的自觉才是公安作家的毕生追求。
祝主席的谈话是一篇情真意切、语重心长的谈话,充满了对公安作家们的期望和对公安文化事业的热爱。读读这篇谈话,每个热爱公安文化的人都会深有感触,都会感动于这句掷地有声的誓言:我的生命属于文学,我的文学属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