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有效解决政策 “走在路上”、举措“停在嘴上”、服务“末梢堵塞”的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关系着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警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组织民警成立“警方服务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利民活动,让警方的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将公安机关的惠民政策变成老百姓 “口袋里”的实惠。
延伸警方服务的专业队
总人数超过2000名,按服务类别设立不同分队
3月4日下午,苏州市平江新城一处建筑工地上支起了一张简易的书桌,由苏州市公安局姑苏分局城北派出所民警们组成的“万达之翼服务队”正在这里帮工人们书写家书。
“尽管现在通讯技术十分发达,一个电话就可以报平安,但我们还是觉得书信的方式更能让远在家乡的孩子直观了解爸爸正为苏州的城市建设做贡献,让孩子们为爸爸感到骄傲。”活动的策划者、城北派出所民警丁晓磊说。
得知警方想法后,工人们纷纷围了过来,请民警为他们写上寄给孩子的心里话。与此同时,民警还就居住证办理、安全防范等内容提供现场咨询服务,并将现场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在案,尽快给予回复。
2013年5月4日,苏州市公安局将原本零散的各类服务队伍整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苏州公安特色的警方服务队。“这样可以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共同特点、特长的民警组织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活动,让志愿活动更高效务实、更符合市民需求。”苏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刘凤珠说。
例如,“万达之翼服务队”便是立足万达广场及周边地区,为群众提供现场服务。此外,还有关爱青少年的“警盾护苗服务队”,全部由女民警组成的“巾帼服务队”,具备外语特长的“园林景区服务队”等10余支队伍,队员总数超过2000名。
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队
越来越多的民警和群众主动加入服务队
在吴中公安分局车坊派出所,有一支“老兵服务队”,队员平均年龄超过40岁,全部由退伍军人、退休民警、辅警组成。
类似这样的“老兵服务队”,在姑苏区也有一支。姑苏公安分局政委周海明是苏州第一支警方服务队的发起人,他坦言:“警方服务队迅速得到了民警认可,队伍成员也从起初的以青年民警为主体发展为如今的‘老、中、青’三代民警齐上阵。”
“根植群众,依靠群众,用群众的办法解决公安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是警方服务队越来越受到民警和群众欢迎的根本原因。而随着影响力不断加大,不仅越来越多的民警主动加入服务队,不少群众也自发加入进来。
在不久前结束的春运中,80余名社会志愿者主动加入“轨道交通公安分局警方服务队”,与民警一起在火车站开展人员疏导、安全宣传工作。在昆山,由学生家长组成的“爱心妈妈服务队”,每天协同交警对接送学生的车辆进行疏导,对乱穿马路的孩子进行劝阻。
“只有组织群众、依靠人民、调动民力,公安工作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苏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跃进说。
共建平安社会的宣传队
影响警营内外,助人、奉献精神蔚然成风
谈起“志工妈妈服务队”,了解这支队伍的人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姑苏公安分局金阊派出所副所长张来永说:“她们中有寺庙义工、律师、教师、心理咨询师等,都热心做善事。4年前,我发动所里的热心民警和这些阿姨一起组成了‘志工妈妈服务队’,为困难人员提供帮助。”
队伍成立以来,共服务群众1.8万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近400起,发放防范宣传材料5万余份。
在警方服务队理念和行动的号召下,类似这样警民互相配合、共同奉献社会的做法在全市并不鲜见:在姑苏公安分局留园派出所,由平均年龄70多岁的老人组成的“银发护巷队”,在社区民警彭美琳的带领下,自发参加社区巡逻,利用他们对社区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在工业园区胜浦镇,穿着统一服装、佩戴统一标志、来自辖区企业的义工们,与民警一同开展防范宣传和巡逻工作。
警方服务队不仅让 “为人民服务”在警营内部蔚然成风,更为热心的社会人士提供出一个“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良好平台。(记者 邹巍 通讯员 李路)
·苏州市公安局开展“校园法制行”系列活动
·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细化措施着力提升服务民生、保民平安能力
·“元宵法治灯谜”引导苏州市民快乐学法
·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全力做好降雨天气客流返程交通安全保障工作
·江苏省苏州市全市社会稳定治安良好
·苏州市中级法院强化党的建设推动审判业绩领先全国
·苏州市中级法院强化党的建设推动审判业绩领先全国
·解码合成侦查机制下的苏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
·江苏苏州市工业园区检察院:为富民项目把好六个关口
·江苏苏州市司法局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
·苏州市姑苏法院初任法官导师结对仪式侧记
·苏州市姑苏区法院初任法官导师结对仪式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