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特写:

 

 

 

 

户籍民警们的酸甜苦辣事

 

编者按  新生的生命要上户口,逝去的生命要销户口,迁徙异地要变动户口,大到升学、就业、入伍,小到出境旅游、学习驾驶,人们生活中的很多事都少不了户籍和身份证件。因此,办理户籍和身份证件业务的户籍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派出所的第一窗口,也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多的警民交流平台之一。

户籍民警工作直面群众,联系着千家万户,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他们的工作十分接地气,在户籍窗口每天都上演着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的故事。

洪鹤鹦:“我就要做一块黑巧克力”

“她是那种一有心事就寝食不安的人,可她心里装的都是老百姓的事。”同事们这样说她。“她听得懂我们的心里话,听得了我们的牢骚话,听得进我们的责骂声。”辖区居民这样说她。“我就要做一块黑巧克力,虽苦犹甜,还有抗氧化作用。”她这样评价自己的户籍工作。详细>>>

李娜:布朗族村寨的“牛户籍”

李娜,一个1989年出生的女孩,大学毕业后从保山城里考到这个山旮旯里当了一名警察,负责户籍和办公室的工作。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大家再见到李娜时,她总是开心地笑着说:“我已经完全融入这里了,和这里的群众相处得像一家人似的。”详细>>>

吴梦露:那声道谢包含几多欣慰

2009年起,我成了湾里派出所的一名户籍民警。在不长不短的几年里,可谓尝尽了苦辣酸甜。苦——挺着大肚子上门调查走访;辣——顶住压力拒绝给亲戚办户口;酸——解释半天竟然招来一顿数落;甜——那声道谢包含几多欣慰。详细>>>

 

孙庶萍:我收下了两把带露珠的山蕨菜

1987年,我从警察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伊通县公安局任户籍民警。在多年窗口工作中,我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也体会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服务窗口有形,却无境。说它有形,是因为它就那么几尺平台;说它无境,因为它其实是可以无限延伸的,与父老乡亲、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紧密联系在一起。详细>>>

特警李飞:雷锋式警察传递社会温暖

爱岗敬业:诠释实干奉献价值追求

 助学济困:传递警营正能量

传递温暖:参与公益志愿服务

·老人摔倒没人扶 民警搀起送回家

·母子离散十一载 民警相助终团圆

·男子挥铁锹欲跳桥民警劝解飞身营救

·小偷妻子瘫痪在家 民警天天送饭送菜

·民警一个月五次上门 成功化解兄弟积怨

·重庆交巡警及时救助农民工断指成功再植

·古稀老人迷路闯民居 民警扶助情暖回家路

·与毒贩楼道内狭路相逢 民警协勤联手制伏

·交警十年帮扶孤儿寡母,彰显警民鱼水情深

·呼和浩特太平庄派出所民警及时救助摔伤妇女

·母亲洗澡幼女走失 民警夜间巡逻发现及时送还

·九旬老太散步不慎跌落水库 民警跳进冰冷湖水救起

·干旱地区贫困村饮水困难 民警筹款打下“警民连心井”

>>> 更多

孙波:梦想做名纯粹的法官

·闫红燕:情系天平的女法官

·法官苏文斌,百姓家门口解纠纷

·陈值:“淘宝法官”的全息摄影

·郭淑仙:让生活困难的当事人有尊严地打官司

>>> 更多

检察官李红艳:每一个称呼都代表一份责任

·老兵检察长:活下来就很幸福

·黄俊:情系检察事业 倾心预防“蛀虫”

·女检察官程然:与时间赛跑 在钢铁岗位播撒温情

·基层女检察长吕青:能干事的给舞台 想干事的给思路

>>> 更多

孟俊蓉:“女汉子”大灾面前从容果敢

·民警张金统:破案能手的智与韧

·民警张金统:破案能手的智与韧

·蒋志翔:甘做群众家门口的忙碌“行者”

·反扒民警张国强:贼把我的照片存进手机

>>> 更多

张民元:让知识产权战略深入人心

·彭旭邦:律师搞法援要不计得失

·陈绍游:“不怕麻烦”的调解员

·马红哲:企业法律顾问大有可为

·李庆祝:不当“坐客”当“说客”

>>> 更多

长安人物周刊:策划/刘琳 中国长安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