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嘉兴交警部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时

2014-03-20 10:51:5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浙江省 

在警力零增长的前提下,如何实现道路交通管理提质增效?在岗位不变的情况下,如何改革工作机制,使一线交警真正扎根路面?在“一体化警务”再出发的大潮中,交警如何踏浪前行做强业务、更好地服务群众?

新一年,面对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海宁市交警给出了可喜的答案。

精细管理

让路面交警转型为交警中的“社区民警”

“往细处想、往实里干、往深处抓,确保交警工作上得去、站得住、干得好,有效履职尽责,保障路畅民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张盛的一番话掷地有声。

为此,海宁市交警自新年伊始,便积极谋划、精心组织,在自省不足、自我加压的基础上,以健全辖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台账、健全辖区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和设施建设台账、健全移动交通设施运维台账、建立辖区科技设施管理台账为切入点,以开展镇区交通设施专项整顿、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提升民警隐患设施排查业务技能为着力点,制订出台了《海宁交警大队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交通设施管理专项行动方案》及其配套考核办法,旨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台账,有效推进全市隐患治理和设施维护,全面提高民警隐患排查和设施维护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和社区民警有着自己的‘责任田’一样,道路就是交警的‘责任地’,路面一线民警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岗位履职能力,全力耕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张盛说。

心中有账

让路面交警成为活生生的“移动警务通”

虽然前段时间一直阴雨不断,但交警市区二中队中队长张富伟还是带上饼干和茶水,早早地开车上路了。

“大队组织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交通设施管理专项行动以来,每天上班安排好中队的勤务后,只要不轮到值班处理事故,中队里的民警就会和我一样,急着上责任区进行路面巡查,排查交通隐患,采集、补充各类交通基础数据。路长点多,有时难免会错过饭点,所以大家都会带上面包和饼干,省了来回跑的麻烦。”张富伟笑着说。

一路上,每一个交通信号灯、每一处交通标线、每一块交通标志牌或情报板的情况,张富伟都得在仔细查看情况后分门别类地记录在专用登记本上。

“以前,路面基础数据都在中队办公室的抽屉资料里、电脑台账里,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数据都装进自己的头脑里、心底里,要力争做到在提到某个点段时,能清楚地了解该路段的道路状况,并快速地说出与之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情况等数据,也就是说每个路面民警都要把自己变成一部会走路的‘移动警务通’。”张富伟一边记录着道路情况,一边说道。

倒逼提效

让路面交警变身实时“路况小灵通”

“隔离护栏、墩、栏杆发生移位、破损可人工处置未及时处置的,每次扣2分,每超半天加扣1分;交通标志侧倾、反向等影响车辆正常通行可人工处置未及时处置的,每次扣2分,每超半天加扣1分;移动灯、信号灯同时亮起,每次扣2分,每超半小时加扣0.5分……”在《海宁交警大队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交通设施管理考核办法》中,对有关考核事项和扣分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

“就像农民种田,只有精心侍弄庄稼才能盼来丰收的喜悦一样,交警在路上,只有多观察道路情况、检查交通设施是否齐全和完好,及时排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才能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对此,路面民警小李是这样理解的,“比如说,在我责任路段上的一个电子显示屏出现了无显示、花屏或文字扭曲等损坏情况的话,换做从前,我可能手头事一忙,就耽搁一两天再上报大队维修,但是如今再这样可就行不通了,因为发现得越晚、上报得越迟,考核时扣的分也就越多,因此现在上路,大家都恨不得多长双眼睛,更快更多更及时地‘拔除’安全隐患。不夸张地说,现在我们一线交警都成了第一时间上报路况的‘路况小灵通’了!”

今年以来,交警大队各路面中队共排查发现并及时上报各类交通安全隐患251起,目前已整改消除隐患182起,其中信号灯修复91起、交通护栏修复17起、交通标志修复16起、路面坑洼修复13起、交通标线修复6起,有力保障了全市道路畅通和广大群众的出行安全。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浙江嘉兴中院每年3月第3周的星期三定为“法庭开放日”
·浙江嘉兴桐乡交警开展整治酒后驾驶集中行动
·浙江嘉兴南湖:让社区民警真正姓“社”
·浙江:嘉兴秀洲法院试水裁判文书“瘦身”
·浙江嘉兴南湖成立“警e家流动服务队”
·浙江嘉兴:法院主动出击 助力群众灾后重建

·浙江嘉兴:法院主动出击 助力群众灾后重建
·浙江嘉兴法院主动出击助力群众灾后重建
·云南昭通浙江嘉兴共商共管流动人口
·浙江嘉兴嘉善:“六个走在前”认真开展活动
·浙江嘉兴:涉案两亿“万家购物”代理商受审
·浙江嘉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超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