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山西省吕梁市检察院新一届党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争创一流业绩为目标,紧紧围绕吕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一中心,通过两手抓,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执法办案,采取分三步走的办法,第一年固强补弱、夯实基础,第二年提升层次、卓显成效,第三年树立品牌、争创一流的“1123”工作新思路,制订了全市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一年来,吕梁检察机关在山西省检察院和吕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争创一流业绩”目标,围绕市委“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院党组提出的“六个理念”,按照“1123”思路,发扬吕梁精神,全面履行检察职责,打造吕梁检察品牌,2013年年终业务考核由全省第六跃居第二。
全力服务大局取得新成绩
强化大局意识,抓准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切入点,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大局提供有力保障。
主动作为,积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吕梁新城建设启动后,市院出台《服务和保障吕梁新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同步预防,部署查处房地产领域和新城建设中强修抢占、私搭乱建违法行为背后的职务犯罪两个专项行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约谈重点项目建设中不作为的部分条管单位负责人,推动项目建设。积极参与整治非法集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活动,批捕37件64人,起诉68件146人。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该院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做法高度肯定,该院检察长宁建新在全省相关电视电话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顺应期待,积极服务保障民生。开展查处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和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两个专项行动,共立查民生案件67件85人,占全部立案数的46.6%,此项工作被山西省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在全省推广。围绕社会福利、食品安全、林业等领域,立查案件31件35人,查处某县财政局副局长郭某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劳动就业培训资金损失210余万等一批涉及民生民利的案件。积极开展“危害民生刑事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监督立案制售假“牙疼舒”药等危害民生案件20件20人,其做法被高检院侦查监督厅在全国推广。依托法律援助中心、乡镇司法所开展巡回检察,方便群众诉求,受理控告申诉案件1670件,全部分流处理。
立足职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共依法批捕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各类经济犯罪案件36件63人,起诉68件146人。严厉打击扰乱公共秩序、毒品犯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批捕111件226人,起诉406件854人。
平安吕梁建设取得新成效
认真履行批捕、起诉等职能,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依法打击犯罪的同时,更加注重化解社会矛盾。
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突出打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案件1456件2197人,提起公诉2217件3500人,捕、诉人数居全省第二。
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完善检调对接、刑事和解、法律文书说理制度,对不批捕等案件进行双向说理,促进案结事了人和。共化解伤害等轻微刑事案件60件,无社会危险性不捕288人,相对不起诉165人;未检部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22件288人。制定《羁押必要性审查实施意见》,侦监、公诉等部门提出羁押必要性审查建议被采纳134人。积极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发放救助金185.98万元,缓解了部分被害人的医疗、生活困境。
加强制度建设,严防冤假错案发生。开展精神病强制医疗监督、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权益保障等工作;市院在全省率先提出两级院两部门全程、同步、同时介入命案新模式,出现场37次,对侦查机关收集、固定等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从源头上防止瑕疵案件进入检察环节;制定《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接待制度》等十余项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严防冤假错案发生。
反腐倡廉建设有新举措
深入贯彻反腐倡廉的各项部署,依法履行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职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清正廉洁的政务环境。
严肃查办贪污贿赂犯罪。充分运用侦查一体化机制,建立科级以上人员案件线索统一管理、案件办理进展通报、定期督导三项机制,全年共立查贪污贿赂案件85件115人,同比分别上升23.2%和18.6%。立查大要案70件97人,同比上升29.6%,大案率82.4%,上升数全省第一。立查科级以上人员16人(其中县处级3人),50万元以上的大案15件15人,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有罪判决率100%。市院发挥指挥协调作用,基层院集中查办了畜牧等重点部门一批涉农坑农窝串案,在当地引起了很大震动。
切实加强反渎职侵权工作。建立健全举报宣传、案源搜集、侦查一体化、内部协作四项机制,加大办案力度,重点查办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失职渎职犯罪案件。共立查渎职侵权案件57件62人,同比分别上升27%和22%,其中立查重特大案件37件40人,科级以上干部19人,要案1人,主要办案数位居全省前列。加强反渎侦查一体化机制建设,着力解决渎职侵权犯罪发现难、查证难、处理难等问题。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的关系,严格区分一般工作失误与渎职犯罪的界限,依法查办渎职侵权犯罪。市院反渎局、孝义市检察院、兴县检察院先后在全省反渎职侵权专项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向吕梁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市反渎职侵权工作,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
深化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开展特色预防,举办“吕梁市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巡回展,13个市县区涉农单位、各乡镇及农村干部等3万多人参观了展览;印制《吕梁市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展览图文汇编》;建立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基地、非公经济预防基地等特色警示教育基地,市院主建的汾阳市贾家庄涉农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和汾阳监狱现身说法预防基地社会反响很大,孝义市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教育基地;积极打造非公经济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连同已建成的综合预防基地和国有企业预防基地,努力形成覆盖全面且具有鲜明吕梁特色的职务犯罪预防基地。
维护司法公正取得新进展
以维护司法公正为检察工作的首要价值追求,抓住影响司法公正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
加强对刑事侦查和审判活动的监督力度。侦监部门与公安机关建立刑事案件信息共享机制,建成案件信息查询室,对刑事立案活动中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侦查活动中违法办案、取证不规范等问题,依法监督侦查机关立案180人、撤案142次,追捕、追诉286人。加强刑事审判监督,做好量刑建议工作,落实检察长列席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针对刑事审判活动中量刑失当、程序违法等问题,向法院提出刑事抗诉52件。
加强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监督。积极开展在押人员羁押期限、看守所械具和禁闭使用情况专项检察,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纠正意见。积极探索手机定位、QQ视频会见等社区矫正监督新模式,社区矫正工作受到省检察院监所检察处的好评,孝义市检察院和交口县检察院被确定为社区矫正试点院。通过以上措施发现案源,全市监所部门立查监管干警职务犯罪8人,同比上升100%,排名全省第一。
加强对民事行政诉讼的监督。认真贯彻实施民事诉讼法,探索开展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积极构建多元化监督格局。审查处理案件2292件,同比上升518%,提请抗诉、发出再审检察建议57件,和解息诉292件,对20名法官进行违法行为调查,其中3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设置了民行服务联络站,工作做法在全省检察机关推进民事诉讼法晋中现场会上做大会经验交流。
规范化建设取得新进步
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意识,不断完善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推行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检察机关社会公信公认水平。
自觉接受监督制约。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坚持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报告重要工作,积极配合开展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严格执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七种情形”案件全部按照规定接受监督。
全面推进阳光检察。认真落实省检察院部署和杨司检察长在吕梁调研时对阳光检察提出的新要求,市院专门成立深化阳光检察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在全市两级院深入开展阳光检察工作。积极开展争当阳光检察官、争创阳光处(科)室活动、打造阳光检察业务等活动。探索阳光检察工作机制,邀请专家咨询委员、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列席检委会;推行公开听证、公开审查等方式,主动接受监督,以公开促公正,提高办案质量,提升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加大宣传力度,在报纸、电视台开设专栏,完善12309举报电话;组织开展“阳光检察”走基层、进乡村活动,孝义市检察院阳光检察进“两会”被媒体大幅报道。
检察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
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高素质检察队伍。
着力加强内部监督。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在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健全案件管理机制,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均已设立案件管理部门,实行案件集中管理。强化检察机关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相互监督制约,严格落实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批准逮捕权上提一级等制度。坚持案件评查,促进规范执法。充分发挥督察专员和“周末督察组”作用,加强日常督促检查,全年没有干警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市院党组先后三次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找差距、找不足,有力地促进了班子的团结、和谐,进一步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大对基层院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协管力度,会同组织部门对4个县级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按照省检察院安排对13个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和成员进行了集中测评。一年来,全市共有24个集体151名干警获得市级以上荣誉。
坚持以业务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检察人才培养。推广石楼县检察院“1十X”一人多岗和临县检察院“离职不离岗”等工作模式,解决基层警力不足,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市院实行新提拔中层干部到控申部门挂职锻炼制度、市院检察人员从基层遴选、末位淘汰等制度,制定完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具体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建立干部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培养人才机制,市院与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检察人员的业务素质。
坚持以纪律作风建设为保证,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坚持廉洁从检、从严治检,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等文件要求,坚决改正“四风”方面问题,努力确保检察队伍纯洁性。部署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正学风、转作风、树形象”专项活动,同步进行纪律作风整顿。坚持开展每周一晨读、组织“一周选好一主题,轮流讲好一堂课”全员授课、道德讲堂和省级“十杰检察官、优秀检察官”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等活动。按照省政法委、省检察院要求再次开展了以“严肃教育、严明纪律、严格监督、严守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纪律作风专项教育整顿活动,从而使干警的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有了新的提高和转变。
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
狠抓基层院内设机构改革。积极推动13个基层院内设机构改革,并被省检察院全部确定为试点院。狠抓信息化基础建设和应用能力建设,加大投入改善市院侦查指挥中心基础建设,逐步配备侦查指挥车、高科技侦查设备,依托检察专线网,建立侦查指挥系统,实现市院与基层院实时互联互通、远程指挥、远程提审。狠抓全国统一业务应用软件建设,按照高检院和省检察院部署,完成了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安装、培训和上线工作。组织市检察院132人参加了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为100%,全年共有24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通过人数位居全省检察系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