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1、乱蹭免费WIFI 网银被盗用
U盾、银行卡均在手,密码也没丢失,银行卡上的钱却不翼而飞。近日,市民张先生就遭遇了这么一件蹊跷事。警方初步判断,案件可能与张先生使用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有关。
利用WiFi窃取他人信息,主要有两种手段
一是把正当网站的地址“绑架”到自己的非法网站上。使用者输入的网址虽然没错,但登录的却是一个仿真度极高的假网站。
此外,不法分子还可以依靠软件截获网络数据,再通过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破解来获得账号和密码。
而张先生就是因为用手机登录了假冒的WiFi网站,中了木马病毒,导致手机银行的账号和密码信息泄露,遭受了资金上的损失。
2、WiFi查看银行账户 卡里钱被转走
长沙一男子锒先生蹭WiFi通过手机银行查看账户。凌晨2点多,银行短信提醒,称其银行卡刚从ATM取款机上取出人民币2000元。而此时,银行卡就在他身上。随后,第二条、第三条短信来了。1小时不到,17条短信提醒,共被转走3.4万元。
3、未知的WiFi信号源
一家IT企业白领小张在咖啡厅用笔记本上淘宝时,发现浏览器经常会自动跳转到一个页面与淘宝一模一样,但地址栏里明显是有问题的,这让做IT出身的他产生警惕,他叫来服务员询问时,服务员发现小张加入的WiFi网络并不是他们店里的,而是一个名称类似的网络,信号也不是很强,他们不知道这个WiFi的信号源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