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达日县探索牧区网格化服务管理
精确到“最后一公里”
年前,家住海拔4600米的青海省达日县桑日麻乡东风村的牧民尕义,遇上一件快乐的“贴心事”:他治疗肝包虫病前后花费2.6万余元,但在短短一周内,网格员要尕保给他送来了新农合报销的医疗费18200元。在以前没有网格员的时候,这可能真是个“没准的事”。
位于青海东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达日县,是个纯牧业县,地广人稀。改革开放以来,达日县县域经济取得很大发展,但社会管理一直难以实现全覆盖。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实现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我们牧区要实现省委强调的精确到‘最后一公里’,实现牧区善治。”县委书记武伟说。
乡镇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在达日县牧区还是第一次。去年10月,达日县通过《关于在全县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基本完成所有行政村的“定格、定人、定岗、定职责、定流程、定图谱”工作,初步形成全县农村牧区行政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
达日县将生态移民区、人员居住较为集中的寺院、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纳入网格化管理范畴,以各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以牧业合作社或村民小组为一个区域,划分了260个网格,将420名草原生态管护员确定为网格服务人员,实时采集网格内居民家庭情况,实现乡镇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无死角。“老百姓叫他们网格员。”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多吉坚赞说。
“身兼数职”的网格员
“截至去年底,吉迈镇户籍人口是7918人。”吉迈镇党委书记赵德胜说,“几十年来,我们第一次把人口数搞得这么准确,靠的就是全镇19个网格员一家一户的入户调查。”
“我们也是一年一聘的。考核过了,才能续聘。”3月7日中午,正在参加吉迈镇挎热村村民大会的网格员华哲对记者说。村里特困户闹秀去年得了脑瘫病,华哲组织村民为其捐款求医。闹秀去世后,华哲又组织大家帮助料理后事。“这说明网格员是有德行、有组织能力的。”吉迈镇镇长杨小七说。
“网格员很能干。他们是护林员,也是宣传员。”吉迈镇副镇长德吉羊说,“中央、省里的文件,还有最新的惠民政策,都要靠他们给牧民讲清楚。”
网格员是服务员,也是民生救助员。这几天,达日县下大雪,为保证学生正常上学,东风村的改闹等12个网格员冒雪清理了二三十公里的路,把学生们按时送到学校。
网格员还是创建平安社区的维稳员、矛盾调解员,通过教育劝导的方式帮助牧民解决矛盾。
“通过网格化设立网格员这种方式,可以广泛地发动群众参与牧区平安建设,保证治理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武伟说。(记者 卫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