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陈值:“淘宝法官”的全息摄影

2014-03-18 08:50:2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做自己,工作也会快乐

    采风周刊:这篇文章捕捉了您五组镜头五个角色,您最喜欢哪一个?

  陈值:这篇文章,我看了,感觉自己不如文章中写的那样好。但是文中的五组镜头所提到的都是真实的案件和事情,也是我平常的、分内的工作。对待工作,我没有喜欢与不喜欢的区别。我只想着要把工作做好,把案子办好。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好自己,我就高兴。

  如果硬要说更偏重什么的话,应该是做一名“专家型”的法官,具有精深的法学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娴熟的法律适用能力,形成自己的专业审判领域,提高专业审判水平。我很喜欢大家表扬我“办案有水平”呢。

  采风周刊:您在工作中不断地演绎着精彩。在精彩的背后,有您奔忙的身影,您是否觉得工作累呢?

  陈值:“工作累不累”的问题,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我也曾自己问过自己,“这样子工作到底累不累”。我曾经仔细地去品味过。我认为对工作的爱或厌,感受工作的苦或乐,都是在一念之间。

  我从读书时起,就梦想着当一名法官。高考那年,我的三个志愿填的都是法律专业。大学毕业以后,我分配进了法院,圆了我的法官梦。在法院里,我一干就是16年,日子真不算短。

  开始几年,每办完一件案件,我就会松一口气,心里想着终于又“了了一个难”(解决了一个难题)。那时的我真累。工作累,心也累。但是,不能光想着累呀。于是,我会调整心态,然后通过继续工作去忘掉累。

  现在,我已经把工作当成了享受,工作已经成为我通往快乐的云梯。我的想法是,我不一定能为所有的当事人都带去“幸福”,但我办的案子要让当事人都“信服”。当事人信服了,我就会从中感受到快乐。这是一种源于责任的快乐。快乐了,我就不觉得累了。

  采风周刊:听说您善于打开工作局面,很容易跟当事人拉近距离,请问您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陈值:我认为主要还是有亲和力吧。

  刚开始办案时,我把法官理解成是不苟言笑、严肃矜持的,风趣活泼根本与法官不着边际。所以,在面对当事人时,我总是绷着脸皱着眉。结果,我发现这种办案效果不理想,我和当事人沟通起来费劲,当事人离我很远。

  有一次,我照了照镜子,发现这种过于严肃的表情出现在我年轻的脸上确实别扭。于是,我决定做回我自己。渐渐地,我用微笑代替了皱眉,并把自己的智慧和温情融入到工作中。有时候,我甚至会用一个小小的幽默去缓和当事人的情绪。

  法官的铁面无私并不等于无情。作为一名民商事法官,我想让当事人感觉法律是有温度的。我觉得当事人不仅需要法律给予他们公平公正的裁判,也需要法律给予他们关怀和尊重。

  当然,在法庭上,法官必须保持老成持重的形象。

  采风周刊:前段时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节目非常火爆。您能谈谈您的家风是什么吗?

  陈值:我家的家风一直挂在我家客厅的墙上,是唐代惟严禅师的一句偈语“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在我工作的第一天,父亲慎重地将这幅字交给了我。这是他上大学时,导师送给他的人生格言。那些年,他辗转几省工作,都没有忘记将这幅字带在身边。这句偈语讲的是知与行的关系,“高高山顶立”指的是立志要高,见识要广,坚持信心;“深深海底行”指的是气度要沉,行事要实,深耕细作。

  父亲是路桥专业高级工程师,绘图功夫一流。但是,小时候,在我这个做儿子的看来,他有两大“绝招”,削得一手漂亮的铅笔以及喜欢抡起绘图尺揍我。只要我太调皮,我的手心就会被父亲打得留下一条条的尺印子。不过,每次揍了我以后,他都会帮我削铅笔。我以前总觉得他对我是“打一个巴掌给一颗甜枣”。

  直到我参加工作几年以后,我才真正领悟到了他当时的真实意思:绘出最美的蓝图,是立好一个志;削好一支铅笔,是努力的第一步。父亲一辈子都在践行着“知行合一”,我也要做到这一点。

  不仅如此,“老子教儿子,儿子教孙女”,我家会将“家风”继续传承下去。当然,“家法”就不传了。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