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湖北高速交警邹明因工作原因与家人聚少离多,被3岁女儿当成客人,“爸爸,欢迎再到我们家玩啊”的童言稚语让七尺男儿潸然泪下。这条微博也引起网友对民警工作的关注。
“邹明式警察”赢得了网友的致敬,也让湖北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曾欣感慨:在当前公安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新形势下,各级公安机关和各警种各部门务必进一步做到科学用警、从优待警,真正让广大民警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职责任务有增无减,标准要求有升无降。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警力的无增长改善,湖北从科学用警、从优待警入手,最大限度向内部挖掘战斗力,激发队伍活力,增强凝聚力。
解决民警后顾之忧
后顾无忧才能全心工作。
2005年起,除国家规定的各类抚恤之外,湖北省财政每年拨款500万元建立“三项补助金”,即因公牺牲民警抚恤补助金、因公伤残民警康复补助金和因病困致贫民警特困补助金。建立民警抚恤互助金和特别抚恤金制度,全省在编民警、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每人每月缴纳5元钱,实行抚恤互助。以因病致贫民警为例,各类补助金额最高可达到9万元。近5年,省公安厅共为2538名民警及家属发放“三项补助金”、互助金和特别抚恤金近5000万元。
湖北省公安厅还按每人每年50元标准,为全省6.3万名民警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武汉市公安局在实行“团体人寿保险”基础上,额外为刑侦等高危警种民警再投入一份人身意外保险。
全省每年组织基层功模民警休养活动。各市、州、县公安局积极创造条件,分期分批组织长期超负荷工作的民警和基层一线业务骨干开展休疗养活动。定期体检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参检率达到95%,体检经费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足额保障。
针对民警承受压力较大,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惧、敏感、人际关系失调、职业热情下降和自控力差、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2013年,湖北省警察协会依托湖北警官学院组建“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专家组”,开通“湖北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为基层民警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依法为民警维权
今年1月4日21时许,十堰市民龚某等3人醉酒后无故将茅箭区朝阳中路一门店玻璃砸坏。面对众多围观群众指认,龚某等人拒绝民警核查身份信息,并肆意辱骂、强行拉扯民警,致一名民警左侧肋骨骨折。接到当事民警的保障申请后,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分局“维权委员会”迅速联系局纪检监察室对此事进行协调督办,依法保护了民警权益。
在遭遇有抗法情形时,不少一线民警不知如何保护自己。“维权委员会”设立后,作为编制外的常设机构,民警在依法执行职务时遭受人身伤害、精神损害、报复等情况时,可及时寻求保障,依法维权。
目前,这样的民警维权组织在湖北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遍地开花。2012年,湖北省警察协会联合相关律师事务所,组建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律师团,8名执业经验丰富的资深律师受聘为遭受不法侵害的民警提供法律帮助,同时担负着预防和减少此类案件发生的职责。2013年,律师团启动维权程序,依法为3名民警开展辩护工作,效果良好。
合理配置警力,做到劳逸结合
2013年8月,湖北省公安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从优待警工作的通知》,这个被民警称为“76号文件”的“尚方宝剑”对合理配置警力、加强健康管理、加强职业安全防护、配齐安全防护措施等提出明确要求。
为让民警得到合理休整,各地按照省厅要求严格执行年休假制度,对在法定节假日值勤值班和执行重大警务活动不能休息的,必须安排轮休补休,避免过度劳累。“年休假率未达到90%的单位不得被评为先进”的规定更是为年休假制度安上了“保护罩”。
湖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有1400余名高速公路交警,因实行全省垂直管理,民警与家属聚少离多、两地分居问题突出。去年,该局建立关爱民警长效机制,要求民警每月休假不少于8天,离家距离超过300公里的每月增加1天。
警力配置上,避免“人海战术”和疲劳用警,优先保障基层,完善勤务运行模式。武汉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警务运行机制,通过组建视频侦查支队、特警驻城区、机关民警下社区等措施,实现有限警力社会面管控最大化;襄阳推行以街面交警、巡警合成作战为核心的移动警务平台巡防机制,打破交巡警界限,实现了警力互补;荆门开展“全员、全域、全勤”“三全”巡逻勤务模式屯警街面……解放警力、保障民警身心健康的各种警务机制提升了工作效能,确保了队伍的劳逸结合。(记者 王昕 通讯员 周隗伟)
·湖北孝感检察长会议提出“三抓一推”促争先进位
·湖北荆门:共创“零犯罪学校”
·湖北通城判决一涉案967万元网络赌博案
·湖北公安:110如何再快一分钟?
·湖北警方捣毁一特大跨国贩毒集团
·湖北五峰:代表出力帮助解决落户难题
·湖北五峰:代表出力帮助解决落户难题
·湖北“110再快一分钟”提升接处警能力
·湖北武汉:因“圈”施策创建“平安三圈”
·[视频]湖北代表团审议“两高”报告
·湖北武汉边检成立“党团志愿者服务队”
·湖北:司法公开是法院对公众和法律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