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福建厦门市强化道路交通管理提高路面见警率

2014-03-17 15:44:2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厦门日报 

  ◆全市共有高峰执勤点166个,千余名民警和协警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站岗执勤

  ◆厦门市公安局100名机关民警经过培训,上下班高峰期也上马路站岗执勤

  细心的市民可以发现,自春节后,福建省厦门市各个交通路口的警力明显增多了。无论刮风、大雾还是下雨,民警在交通高峰期站岗成了“雷打不动”的硬性规矩,那么厦门市公安局如此“大动作”把警力撒上路面目的为何?遭遇恶劣天气民警又有哪些高招应对呢?

  路面布警排堵保畅再提速

  厦门进入百万机动车时代,日渐拥堵的道路交通问题成了涉及民生的头等大事,对此,厦门市公安局各个部门也不断推出一些便民举措缓解交通压力,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和110指挥中心分别推出了手机微信、视频定责定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功能,高科技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为了强化道路交通管理及排堵保畅再提速,提高路面见警率,厦门市公安局自春节后开始,出动千余名民警和协警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站岗执勤,一方面及时排堵保畅,一方面纠正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不文明行为。

  全市共有高峰执勤点166个,按交通拥堵情况分为一类岗和二类岗,其中一类岗是交通易堵路段,如厦禾路二市路口、鹭江道、仙岳路SM路口等。思明区共有执勤点73个,湖里区有40个,岛内两个区的岗点占全市的68%。为此,思明、湖里两个公安分局都派出大量的警力上路,而思明公安分局每天高峰站点民警达到了全分局警力四分之一。

  100名机关民警支援基层

  厦门市公安局不仅发动全市各个派出所的警力上路,连机关民警也要站岗执勤。3月14日下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为100名机关民警“开小灶”,上交通勤务培训课。

  “警告标志有22种,指路标志有80种,指示标线有83种……,纠正交通违法行为时,要打出示意停车手势,严禁站在车前方强行拦截” ,培训内容从交通指示到安全防护十分丰富。

  厦门市公安局要求参加站高峰岗的民警,早上必须7点20分上岗,直到8点30分才能下岗,返回原单位继续工作,晚上5点20分至7点30分再上岗,一天一共有3个小时20分钟,如果遇到持续堵车,站岗时间也要相应推延。也就是说,市民在吃早晚餐或上下班路上的时候,民警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保障道路畅通,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雾天气,高峰站岗“雷打不动”。

  >>>链接

  站岗装备:

  手套哨子反光背心缺一不可

  民警高峰站岗不仅要疏导交通,也要时刻保持警容风貌,帽子、白手套、哨子、反光背心缺一不可。对民警而言,这些装备也是保护自身安全的“护身符”。

  发生交通拥堵时,民警有时要站在车流中间指挥交通,比较危险。所以,厦门市公安局要求民警“在执勤时,尤其夜间、雨、雾等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必须穿反光背心”。

  厦门市公安局还为每位民警发一只哨子,别看哨子小,但作用大,吹哨子可以及时劝导行人的不文明行为,有效规范、维护民警执勤点区域的交通秩序。

  对付病痛:

  护膝护腰风湿膏随身携带

  风湿病、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是基层民警们常见的“职业病”。不过,对付病痛,民警有“秘诀”。

  思明公安分局鹭江派出所一个警务队包了全所的5个执勤点,7名民警轮流站岗执勤,其中年龄最大的民警陈英豪已经51岁,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为此,老陈准备了两样“法宝”,护腰和风湿止痛膏。除了偶尔针灸理疗,他平时都要带护腰和风湿止痛膏,满身都是难闻的“膏药味儿”。警务队的指导员陈一新有风湿病,阴天下雨膝盖酸痛,为了给膝关节保暖,每次出警站岗前他都要套上厚厚的护膝。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福建平潭检察院率先试点微博公开法律文书
·福建龙岩检察院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福建厦门警方全面整治违法停车
·福建福州:集装箱警务室亮相
·福建:新手肇事多 驾校将整改
·福建武平办警务小报为社区平安护航

·福建武平办警务小报为社区平安护航
·福建厦门市律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福建福州法律援助“四举措”惠及11万农民工
·福建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推出“法低保”机制
·福建南平司法鉴定行业开展便民利民系列活动
·福建司法厅召开2014年厅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