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三门珠岙派出所推出矛盾纠纷调解新举措

2014-03-14 10:37: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在浙江省三门县公安局珠岙派出所的“阳光调解室”里,吴岙村村民吴先生和邻居姚女士签下《治安调解协议书》后握手言和。看着墙上那张特殊的“菜单”,吴先生说:“这样的调解公平公正,下次碰到问题,还找公安‘老娘舅’。”

近年来,农村矛盾纠纷多发,基层派出所警力却相对不足。据了解,在珠岙派出所,矛盾纠纷要占到总接处警量的71%以上,且纠纷类型多样,反复性大,牵涉大量警力。针对这个问题,珠岙派出所因地制宜,推出了一个让群众自由点单挑选“劝说中介人”的新型纠纷调解模式。在遇到打架等纠纷僵持不下时,矛盾双方可以来到派出所,自由挑选信得过的“劝说中介人”,参与矛盾纠纷的调解。

69岁的老干部陈斌原为安徽安庆的司法局局长,退休回到三门老家后被珠岙派出所聘请为“劝说中介人”。去年11月初,在浙江做生意的安徽妇女王某来到三门县高枧乡下界溪村找戴某要货款遭拒,双方三言两语不合就打了起来,各自造成轻微伤,王某花了医疗费873元,戴某花了医疗费368元,王某到派出所要求讨个公道。在仔细比较后,王某挑选了派出所首席“劝说中介人”陈斌主持调处,她认为“这个老先生德高望重,又在自己家乡任过职”。事实也证明,陈斌的调解不负众望,他查明事实后,分析了双方责任:戴某先动手打人造成一定后果,应负主要责任,王某进行还击同样造成一定后果也有过错,应负次要责任。经过调解,矛盾双方心服口服,最后顺利地达成了和解协议,由戴某赔偿给王某500元,签字后一次性了结此事。“‘劝说中介人’是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中立第三方,是公安机关开展阳光执法、践行调解优先原则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陈斌说。

在珠岙派出所,像陈斌这样供老百姓“点单”的“劝说中介人”有36名。他们有镇综治办、司法所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支书、威望高并热衷治保工作的村民,还有当地知名企业家和商会会长。

珠岙派出所所长王海松说,引入“劝说中介人”,让矛盾双方自由选择,单选或者多选都可以,一方面促进了执法工作的阳光化,消除当事人不信任感,促成了纠纷调解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化解纠纷解放了警力。

目前,这种由派出所牵头、社会资源整合、部门联动的调解方式已成功调解纠纷75起,化解率达100%。“为防止矛盾纠纷死灰复燃,我们会不定期派出民警上门回访,目前没有一起纠纷出现反复,双方都表示非常满意。”王海松说。同时,辖区内纠纷和“民”转“刑”案件明显减少。据统计,去年全所接警数同比下降16.49%,刑事案件同比下降两成,辖区内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一起阻挠民警执法的案件,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名列全县前茅,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平稳。(记者 谢 佳)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浙江三门珠岙设立法制流动影院
·浙江三门亭旁民警领"捣蛋生"进法庭现场学法
·浙江三门:七千余项行政职权全公开
·浙江三门县法院:传递司法正能量
·浙江三门警方破获系列医保诈骗案
·浙江三门警方重拳打击野外赌博

·浙江三门警方重拳打击野外赌博
·浙江三门:整合社会资源 建立服务管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