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和事佬"——浙江绍兴越城检察院检察官张琪

2014-03-14 09:34: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检察院检察官张琪

“一些轻微刑事案件,能够最终和解,对当事双方都有利,然而不明法理、各推其责,乃至互不相让,却时常发生在调解过程中,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找出矛盾的结点,对症下药,从而达到冰释前嫌、化解纠纷、案结事了人和。”张琪说,这是她从事调解工作最由衷的体会。

张琪,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检察院检察官。工作中的她,戴着一副橙红色的粗框眼镜,凝神专注;生活中,她喜欢背上行囊,穿梭于白墙黑瓦的古村落,嬉戏在碧海蓝天的沙滩上……也许是这份张弛有度,让她有了更敏锐的思辨。

2011年2月27日中午,章某与叶某各自驾车在某小区出口处,因互不肯先行避让发生纠纷,扭打中,章某将叶某推倒致其轻伤。经鉴定,章某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属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考虑到章某的患病情况以及叶某的损失,接手此案后,张琪立即展开调解。

“公安和医院,他们相互串通,我不调解,反正我没有错。”调解一开始,章某就显得情绪激动,并拒绝和解。由于章某的态度,使原本有着和解意愿的叶某也产生了动摇。

面对调解的艰难,张琪并无退缩,想到之前章某的弟弟曾与叶某一方进行过协商,因双方言辞激烈、赔偿数额差距过大等原因未能成功,她觉得不妨以此为切入点,分析症结,寻求突破。

于是,张琪又一次把章某的弟弟和叶某叫在了一起。

“纠纷是因为行车避让的琐事引起,你们双方都有过错,都应当分担一定的责任,如果达成和解,既有利于你哥哥得到从轻处理,也能减少对他精神上的刺激。”说完,张琪又转而面向叶某,“这样,你的损失也能及时得到补偿……”经过一番设身处地的利弊分析,耐心细致地释法说理,双方对立的情绪慢慢得到了缓和,并对调解有了新的认识。

针对赔偿数额上的分歧,张琪第三次把双方叫在了一起,并邀请叶某单位领导等一道开展协调工作。

“你们的底线数额差距并不大,希望你们能认真考虑,互谅互让。”调解中,张琪对双方提出了建议。最终,双方协商一致,握手言和。章某也最终被检察机关作了相对不起诉处理。

“张琪办案子很有责任心,调解工作细致到位,替矛盾双方想得都很周全。”提起张琪办的调解案子,一起共事两年的同事小君说自己学到了很多。

2009年8月17日上午,刘某在绍兴市袍江某纺织厂车间内,与吴某因使用电扇发生争执,其间,刘某用硬塑料管将吴某的左耳打伤,并构成轻伤。同月,刘某被公安机关逮捕。

虽然刘某的行为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其伤害行为也是一时冲动,因琐事而起,并且如果车间内能多配一些电扇,这样的矛盾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是张琪在审查该案时的思考。

随后,在张琪的办公室里,刘某的家属、吴某、厂方的代表坐到了一起。

“他一时太冲动,才犯了这样的错误,我们愿意赔偿,但我们怕厂里会开除他,失去现在的工作。”调解中,刘某的家属道出了自己的顾虑。

“这事我也不够冷静,也有不对的地方。”吴某也坦言道。“我们会加强日常的教育,也希望员工能够团结和睦。”厂方代表也当场表了态。

经过努力,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刘某赔偿吴某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万元,吴某也出具了谅解书。与此同时,张琪又主动和厂方进行沟通,建议改善车间的工作条件,防止类似矛盾的再次发生。

“没想到检察官帮我们考虑得那么周到,谢谢啊!”拿到相对不起诉决定书后,刘某激动地说。

从2009年进院以来的近四年间,张琪成功调解涉及故意伤害、盗窃、非法拘禁等多个罪名的轻微刑事案件数十起,使当事双方化干戈为玉帛。“这个和事佬做得很值”。张琪这样评价自己。

2012年底,她获得了越城区“十佳政法干警”荣誉,这个成绩,对于张琪来说,只是一个起点,她从这里出发。(胡鹏城)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