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记者 张年亮 实习记者 王旭东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公安局惠农分局副局长张仙蕊,公安部法制局局长孙茂利,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戴建军参加了由腾讯网和公安部网站联合举办的“平安中国·公安行动”系列访谈活动,以“深化规范执法,保障公平正义”为主题接受了采访。
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总体情况。
孙茂利:公安工作能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最基本的在于能不能严格公正执法。从2008年开始,全国公安机关就把执法规范化建设当作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从执法主体能力建设、执法制度建设到法律执行、执法行为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系统提升民警执法能力。公安部出台了全国性指导意见,并多次召开全国性会议,着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主持人:在地方,执法规范化建设有什么具体举措?
张仙蕊:我们是基层公安分局,每天要跟老百姓打交道。老百姓看公安机关,主要看执法是否公正,证据是否齐全。所以我们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力度,对办案区、工作区和生活区进行了严格区分,从犯罪嫌疑人进入公安机关的那一刻起就全程实行监控。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执法公正,另一方面保证民警的执法安全。
戴建军:在金山分局,我们实行了法制员派出制度,将优秀的法制民警派到科所队。在交警支队,每个大、中队都有兼职法制员。同时,我们建立了五级审批制度,层层把关。
主持人:下一步,公安机关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孙茂利:我们提出了建设“法治公安”的目标,基本载体和手段就是继续抓执法规范化建设。我们近期下发了《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任务和阶段目标》,对今后三到五年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从进一步完善制度、严格执行法律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全要素地持续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提高整体执法能力
主持人:公安机关执法工作涉及面广,整个执法过程都离不开制度保障。公安机关在完善执法制度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孙茂利:一是对照法律变化及时修订执法规定。新刑事诉讼法颁布后,我们抓紧出台了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二是注重细节的指引和规范。针对比较复杂,又跟群众利益有直接关系的执法环节,我们颁布实施了20多万字的公安机关执法细则,通过健全一些细化的制度,为民警统一规范执法提供制度基础。
主持人: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如何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执法能力?
孙茂利:再好的制度也需要靠人去执行。所以,执法规范化建设特别强调执法者的能力建设。这些年,我们实行全国民警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制度,所有的执法民警都要参加基本级考试,通过考试才有资格办案。我们还鼓励民警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以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
主持人:基层公安机关是怎样落实这些举措的?
张仙蕊:在执法资格这一块,基层抓得非常紧,我也参加了刚才所说的执法资格等级考试中的高级执法资格考试。从基层领导到民警,都必须要参加考试。同时,我们也鼓励民警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提升执法能力。
主持人:民警工作压力很大,我们通过什么措施激励民警提高自身能力?
张仙蕊:春节刚过,我们分局举行全员培训,从局领导到基层民警都要参加。此外,我们推行“每月一考”制度,要求每个部门抽出50%的警力参加,考试成绩不合格会影响提拔任用等。基层确实很忙,但作为警察,作为执法主体,必须挤出时间加强学习,切实提升执法能力。
执法公开是常态
主持人:除了内部监督,在外部监督方面,例如在执法公开上有哪些举措?
孙茂利:公安有一句话是执法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这些年公安部专门推出了全国的执法公开制度,一个是对社会公开,例如涉及居民的办证办照;另一个是对特定人群的公开,例如针对一些受害者和嫌疑人家属非常关心的案件,我们用一些特定的方式和渠道让他们了解办案进程。
主持人:在交警执法过程中,执法公开是不是已经全面铺开?
戴建军:一是在破案方面,当侦破某一起案件时,我们会进行告示。二是我们实行窗口公开,让百姓能够查询到所有交警执法办案的程序。此外,对于涉案财物,我们也有相应的公告制度。
主持人:在执法公开过程中,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公安机关又做了哪些工作?
张仙蕊:我们基层在信息化建设上主要是抓落实,推进网上办案系统的建设,通过向科技要警力把工作做好。
孙茂利:整个公安工作都强调信息化,执法也要强调信息化。对此,我们要求所有案件都要在网上进行办理,既可以提高效率,也能够预防滥用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