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涉民生专项执行:司法为民的集中行动

2014-03-14 08:42: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3月4日中午,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赶到被执行人张某家中,两个小时便快速执结一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邓某与张某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法院判决张某赔偿邓某经济损失4500元。1月16日,邓某向法院申请执行赔偿款项。了解到张某开货车搞运输,家住横县,执行法官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横县。

  来到张某家中后,执行法官跟张某聊起家常,说起全国正在推行的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制度,谈起生意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张某说:“我自愿马上履行所有赔偿款项。”说完,当场履行了赔偿义务。

  上述案件,标的额不过数千元,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小案,然而却是人民法院的重要工作,并且列入了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

  从2013年12月下旬到今年6月,全国各级法院针对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挂牌督办的相关案件等十大类涉民生案件重点开展执行工作。

  民有所需,法有所行

  农民工辛苦工作了一年,到了年底却迟迟拿不到工资;遇到交通事故人身受到损害,肇事者却东躲西藏,不肯给予赔偿;员工因公受伤,企业主百般推脱责任……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等执行案件事关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群众对于及时执结该类案件的要求非常迫切。

  群众的关切,是人民法院推进工作的“风向标”。去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分三个阶段开展该活动:第一阶段用10天左右的时间排查摸清专项活动案件底数;第二阶段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专项案件的执行工作;第三阶段全面总结经验和不足,探索建立适应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的快速执行机制、优先执行机制、主动执行机制等长效机制。

  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在会上指出:“这次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是人民法院回应人民群众期待和关切的集中实践,推进公正司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集中行动,推动化解执行难题、完善执行机制的集中探索。”

  解决一大批弱势群众生存生活问题

  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开展后,各级法院加大财产查控力度,依法制裁规避执行行为,充分利用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库制度,构建公开便民的执行工作机制,依法及时有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开展了涉民生积案专项清理活动,采取强制措施,加大执行力度,解决了一大批弱势群众的生活、生存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刘贵祥说。

  截至最新一轮统计,全国各级法院已执结案件63172件,结案率60.43%,执行到位标的额24.9亿元,标的到位率40%。在各类案件中,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共执结36054件,执结率为68.1%,执行到位标的额为9亿元,标的到位率47.2%;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共执结17845件,结案率52.6%;执行到位标的额为13亿元,标的到位率41.1%;工伤赔偿纠纷案件共执结2131件,结案率50.5%,执行到位标的额为2亿元,标的到位率41.5%。

  好措施好方法将固化为制度

  现年22岁的女孩刘某到靓美整形医院做隆鼻手术失败,状告医院胜诉,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靓美整形医院应承担医疗损害责任,判令其赔偿刘某损失11万余元。

  靓美整形医院拒不履行裁判文书确定赔付义务,江北法院当机立断,依法决定对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采取拘留,对医院采取搜查,对医院电脑、账本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执行手段。被执行人不得不面对现实,履行全部赔偿义务。

  失信被行人信息库制度、“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网络司法拍卖……这些反规避执行的制度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涉民生专项集中执行活动的开展。

  在河北,先后对23人次采取了司法拘留、罚款措施,罚款16万余元,对12人采取了限制出境措施,对15人采取了限制高消费措施,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81人。

  在北京,全市各级法院均设立了专人负责的值班电话,认真贯彻执行进展情况主动反馈机制,在案件执行的关键节点,通过电话对谈、固定接待日约谈等方式,及时、主动地向申请执行人反馈案件执行进展情况。

  在天津,加大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执行救助力度,通过多种方式筹集救助款项,采取告知当事人申请救助权利、提高申请执行救助的审批效率、简化执行救助放款手续等措施,切实做好救助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地总结这次活动中产生的好措施和好方法,并将其固化为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用制度的长效性避免活动的短期性。(记者 赵刚)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涉民生专项执行:为群众“订制”的司法
·四川:涉民生专项执行 142名“老赖”被拘
·湖北十堰两级法院涉民生专项执行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