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贵州省禁毒委2014年第一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上获悉,2013年,全省共建成“阳光企业”200余家,累计集中安置12000余戒毒康复人员就业,通过多种途径累计安置33000余名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各项指标与2012年相比均有大幅度增长。
2013年,是贵州省“阳光工程”建设巩固提高、深入拓展、不断推进之年,该省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工作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的历史最好成绩。瓮安县、清镇市和遵义县鸭溪镇、织金县珠藏镇被国家禁毒委命名为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单位、示范点。
今年,全省禁毒部门将以“实际脱离毒品人员越来越多”为努力目标,大力加强和改进对吸毒人员的排查管控、戒治康复、就业安置、教育挽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毒品的社会危害。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禁毒委的安排部署,按照“巩固、发展、完善、创新”的思路,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阳光工程建设的财政保障体系、生产经营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就业安置体系,最大限度地安置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努力实现阳光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全省禁毒部门要组织开展吸毒人员集中收戒攻坚战,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落实省委赵克志书记在省委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做好废除劳教制度后的配套改革工作,稳妥有序地把人员和场地用于强制性戒毒”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利用司法强制隔离戒毒资源,组织开展吸毒人员“大排查、大收戒、大管控、大帮教”活动,按照“应收尽收、满员收戒”的原则,切实将吸毒人员纳入管控范围,最大限度挤压吸毒人员违法犯罪空间,坚决遏制因吸毒问题引发的“两抢一盗一骗”等侵财性案件高发的势头。
此外,还将认真落实吸毒人员出所后续管控工作。要大力推广毕节市七星关区强制隔离戒毒出所人员统一接回、科学分流、合理安置、有效管控的“驿站式”管理经验,深入开展强制隔离戒毒出所人员“无缝对接”工作,积极动员强戒出所人员到“阳光企业”就业,实现吸毒人员登记、排查、戒毒、康复、帮教管理一体化,切实减少社会面失控漏管吸毒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