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速览】
全区14357个行政村,落实驻村民警6897人、挂村民警7956人,全区村警覆盖率达100%,部分治安复杂的行政村实现了一村两警或多警。
全区建立警务工作站303个,巡防网络基本覆盖城区和县城,并向重点乡镇延伸;在校园及周边设立警务室1664个、治安岗亭4057个;在4000多家备案网站设置“报警岗亭”和“虚拟警察”。
为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大胆创新农村警务工作模式,全面实施“一村一警”警务战略,把警力科学地部署到全区每个乡村,以机制来保证警力下沉到村屯,把打、防、管、控和服务工作做到村屯,构建起全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新格局。
解决警力不足难题
自治区公安厅党委经过深入调研,决定在全区推行“一村一警”模式
广西属于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山区面积广、农村人口多、劳务输出量大,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向农村的辐射不断增强,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越来越复杂。警力不足问题突出,不足5名警力的派出所还占据较大比例,很多基层所队民警为日常事务所束缚,无法抽身深入群众,基层情况不明、底数不清。
在实践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党委深刻认识到,尽管信息化手段可以弥补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缺陷,但在山区和农村地区,信息技术覆盖率低,使用局限性大。要解决警力不足的难题,必须坚持信息化和传统手段 “两条腿”走路,通过创新警务工作模式,让民警广泛地深入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实行群防群治。
近年来,广西各地公安机关从本地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农村警务工作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地区警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农村社会治安的好转。
都安瑶族自治县公安局推行“一村一警”警务工作模式,选派民警分别到全县所有行政村挂点,将警务工作全面融入村党务、政务、事务之中,夯实了农村警务工作根基。在2012年度广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都安县在全区111个县、市中的排名由上一年度的第107名上升为第15名。
自治区公安厅党委经过深入调研,进一步完善“一村一警”模式后,决定在全区推行这种做法。公安厅成立了以厅长为组长、其他厅党委成员任副组长的“一村一警”警务机制领导小组,专门制定了 《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推行“一村一警”警务机制的决定》等文件,为全面推行“一村一警”警务机制提供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和物质基础。
“村警”包括驻村民警、挂村民警
派出所民警专职驻村,叫“驻村民警”;其他部门、警种民警挂点包村,叫“挂村民警”
为推动“一村一警”工作顺利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派出所建设的决定》,明确派出所的职责,保证派出所警力,为派出所工作减负,进一步强化派出所的基础工作,使派出所民警成为“一村一警”的专职力量。
公安厅规定,“村警”包括驻村民警和挂村民警。其中派出所民警专职驻村,叫“驻村民警”;其他部门、警种民警挂点包村,叫“挂村民警”。派出所民警到辖区治安较复杂的村驻点,机关和其他警种的民警原则上回原籍挂任。“村警”的主要职责是开展治安防范、信息收集、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等。
在取得各级党委支持后,公安厅明确“村警”统一进入所在村的领导班子,党员民警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非党员民警兼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在具体工作上实行机制、管理、考评“三个统一”。
目前,全区14357个行政村,落实驻村民警6897人、挂村民警7956人,村警覆盖率达100%,部分治安复杂的行政村实现了一村两警或多警。如今,在广西,有村民的地方就能见到民警的身影,群众需要的时候能随时找到民警。
各地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本地实际寻找切入点,打造本地工作亮点和特色。上思县公安局推行“三个六”工作法,实行“村有警务室,进村六必做;屯有中心户,入户六必问;户有关系人,见人六必知”。鹿寨县公安局从“村警”中遴选出水平高、沟通能力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民警组建“村警处纠突击队”,对重点、难点矛盾纠纷进行合力解决,效果显著。广大民警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后,自身能量得以充分释放,作用迅速凸显。
治安防控能力全面提升
将治安管控工作延伸到城乡接合部、城区、社区、街区、乡镇,发动和依靠群众构建大防控格局
广西各地各级公安机关按照“全面设防、一体运作、有效管控、精确打击”的要求,将治安管控工作延伸到城乡接合部、城区、社区、街区、乡镇,发动和依靠群众构建大防控格局,实行网格化管理,推动社会治安打防管控工作不断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建立警务工作站303个,投入警力(含协警)11100人,巡防网络基本覆盖城区和县城,并向重点乡镇延伸;在校园及周边设立警务室1664个、治安岗亭4057个,全区学校配备安全协管员、保安员7.49万名,并落实安全装备,安装技防设备3.73万套;在4000多家备案网站设置“报警岗亭”和“虚拟警察”。
“一村一警”机制是基础工程、平安工程,推动了警务前移、警力下沉,有效消除了治安盲点,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进一步夯实了公安基层基础,提升了社会治安动态“打、防、管、控”能力,全区社会治安防控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实现了“两降一升”的良好局面。
2013年,全区公安机关调解矛盾纠纷13.1万起,比上年下降18.8%;“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不断下降,比上年下降13.4%;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提升。
——【数字链接】——
100%——目前,全区14357个行政村,落实驻村民警6897人、挂村民警7956人,村警覆盖率达100%。
303——截至目前,全区建立警务工作站303个,投入警力(含协警)11100人。
13.1万——2013年,全区公安机关调解矛盾纠纷13.1万起,比上年下降18.8%。
(记者 莫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