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代表团建言司法体制改革
深化改革重在去行政化地方化
监督“一府两院”工作,是人大重要法定职责之一。11日上午,在辽宁代表团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全体会议上,几位地方人大常委会主任对于今年的两高报告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很多建议。务实的发言让在场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频频点头,并不时认真记录。
2014年,全社会对司法体制改革充满期待。“新一轮司法体制体系改革中,法院检察院的人员编制调整涉及管理体制、干部任用、政治待遇和生活福利等一系列问题。从辽宁的情况看,各个市的情况也不一样。建议出台具体方案时,充分考虑地方实际,考虑地方法官检察官的要求和想法。”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长义代表建议。
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里景瑞代表说,现阶段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去地方化和去行政化,需要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对改革试点的指导。
“案件质量直接影响司法公信力。一个冤假错案在全国来讲,是几万分之一,但对当事人来讲就是100%。”抚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孟令斌建议,建立健全保障案件质量和效力的完备体系和机制,建立案件全过程监督制约机制。建议两高把更多精力和时间放在指导推动监督地方办案上。
里景瑞也认为,必须在构建司法权力运行新机制上下功夫,切实落实好审判权和检察权的依法独立行使,谁审判谁负责并且要终身追责。“长期以来,审判实践中形成的层层审批制,导致判者不审、审者不判,责任不清效率不高,已经成为审判权力运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司法机构之间的制约监督关系也要进一步理顺。”
赵长义则建议加快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依法终结处理机制。即案件当事人对法院司法裁判不满意的,一律通过上诉,申请法院再审等司法程序来进行,对涉法涉诉信访事件已经穷尽司法程序的,作出的判决裁定就成为终结的决定,推动信访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现在很多法官检察官虽然学历水平逐年有所提升,理论功底也较好,但是在职业品德、实际工作能力上,仍然跟审判检察工作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希望在录用培养教育等方面综合下力量。”里景瑞说。
里景瑞还注意到,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提到,为指导基层法院审判工作发布了指导性案例。“这种方式值得提倡。但报告显示,去年发布的案例仅有14个,还是太少,应该多发布一些。可以考虑在网络上建立案例库,方便基层法官查看相近案件其他法院是如何审判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培训,就是一种指导。”(记者 朱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