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队伍建设

最高法工作报告印象:公生明,廉生威

2014-03-11 14:33:2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杨军

  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司法为人民。历年“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人民法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对新的一年全国法院工作作出部署和展望,无疑是法治领域的一件大事。

  3月10日周强院长所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给我们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司法公开。回顾2013年度人民法院的工作,在司法公开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范围广、透明度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注的法治热点事件。从薄熙来案到李天一案、长春杀婴案,公开度、透明度均前所未有,接受群众的监督,聆听群众的讨论,回应群众的关切。二是手段新、渠道多,方便群众了解司法审判并发表观点意见。从薄熙来案庭审微博直播,再到足不出户可观天下案的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开通,动员各种媒体力量,全方位地向人民群众展示司法和法治的发展进步。三是办实事、见实效,切实便利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涉讼信息。3月7日,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2013年度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十大举措”已经确定,其中第五条“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网上查询系统,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第六条“全面推进裁判文书上网,方便社会公众监督查阅”,都有直接体现。

  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做到公开,只有公开才能透明,才能增加人民群众对司法的公正性的信心。公正的裁判不光要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的实体公正要求,获得事实、依据的过程也必须符合程序公正的要求。人民群众由此了解并确信法院在审判中对于案件事实的查明、认定等一系列行为都是严格的按法律要求进行的,对案件的双方当事人没有偏袒,也就不会相信结果会存在循私枉法而导致案件不公。如果整个审判活动在程序和实体上都能使人民群众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公开、公正、透明,那他们对审判结果就能接受、理解和支持,结果必然能获得当事人及其家属的理解,实现案结事了,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在目前的和谐社会的语境下,法院通过诉讼中对程序上一系列规范化的规定,做到公正廉洁,司法为民,也有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对树立正面的法院形象也大有裨益。

  也期待着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对于新的一年法院工作中司法公开方面的考虑和部署,人民法院的工作更加蒸蒸日上!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