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昌平派出所有一项传统——30年多来,民警以接力的形式照顾辖区的邵英大妈,为老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让这名孤寡老人忘记孤单,享受天伦之乐。这项光荣传统从上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历经所内人员更迭却从未间断。
新警认门 接力照顾邵大妈
2014年3月4日下午,昌平派出所青年警队的年轻民警们在老民警和所领导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十三陵脚下的老年温馨公寓。今天,他们将接受一项光荣任务,接过照顾邵英大妈的爱心接力棒,让雷锋精神继续传承。
“大妈。您还记得他吗?”一进门,派出所副所长赵英波就指着一位40多岁的民警问道。
邵大妈上前端详了几眼,就激动地叫到:“他是郑瑞立,原先是我的管片儿民警。那会儿常帮我搬煤,帮我照顾我老伴儿。”
“没错儿,是我,大妈。您说的可都是20多年前的事了,后来我调到刑警队去了。”郑瑞立笑着说。
“大妈,这几个小伙子都是刚刚分到我们所的新民警,今天带他们来认认门,今后有什么事您直接给他们打电话。” 赵英波向邵大妈介绍道。
“好,好,都是好孩子!”看着一进门就忙着擦洗窗户、打扫房间的几位年轻民警,邵大妈乐的合不拢嘴,一个劲儿的招呼他们歇会儿喝口水。
“大妈,我们不累,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有什么活儿你就招呼我们!”大家边干边说。
一会儿功夫,邵大妈居住的小屋就变得窗明几净。大伙儿围坐在邵大妈的周围聊起了家常。邵大妈细数起30多年来照顾过她的派出所历任领导和一茬茬民警,那亲切劲儿仿佛在聊自己的家人,话语中充满了欣慰。
这时,经常来照顾邵大妈的社区警长宁志宝接过话,向年轻民警传授起经验:“大妈每月都要到区医院去取药,这里交通不方便,你们记得到时送一趟。还有大妈最爱吃咱们所里食堂蒸的素馅儿包子,到时候想着给大妈送点儿来……”
小屋里的氛围其乐融融,不是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八任所长 爱心传递三十年
邵大妈今年79岁,年轻时嫁到了昌平,在工厂里工作。上世纪80年代,邵大妈在一次下班途中遭遇车祸,落下了腰疼的毛病。祸不单行,老伴不久又病重去世,邵大妈膝下无儿无女,生活清苦艰辛。一次值夜班看库房回来,邵大妈腰疼的毛病又犯了,4层楼的楼梯怎么也爬不去,劳累、病痛使她一时间情绪失控,忍不住坐在楼门口哭了起来。这一幕恰巧被昌平派出所的“管片”民警刘波看见。刘波上前问清了原因,他二话没说,背起邵大妈一口气爬上了4楼。从刘波背邵大妈上楼开始到现在,虽然经历了30多年,派出所所长换了8任,社区民警换了二三十人,但无论人员如何变动,照顾邵大妈从未间断。“平日送来米面油盐等生活用品,生病了带着我去医院看病,天冷了民警就用小推车一车一车地推来煤球。就连我老伴儿过世,也是派出所的领导和民警帮着我料理的后事。我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有一群比亲人还亲的警察儿女啊!”每每回忆起几十年来的一幕幕,邵大妈总是心情激动,语带哽咽。
警民情深 派出所编外一员
2010年,根据老人的意愿,民警帮邵大妈搬进了老年公寓。虽然老人离开了昌平派出所的辖区,但爱心接力并没有因此间断,民警们只要谁有空就会去给老人送一桶纯净水。老人有啥需要,给所领导、民警打个电话,民警就会过去,替老人解决问题。逢年过节,所领导还会带上慰问品去看望老人,和她拉拉家常。那些因为工作调动,已经离开昌平派出所的民警们也会和看望长辈一样,带上年货,去给老人拜年。今年农历二月二日,派出所领导还专门安排人带着老人到昌平城区的理发店新理了头发。
照顾邵大妈的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有的民警从新警成长为所长,有的民警因工作调动不在昌平派出所了,却都依然和大妈保持着联系。“治安支队、看守所、派出所,咱们分局好多部门都有我认识的民警。”邵大妈高兴地说。所里民警谁结婚了、谁家小孩满月,都会请她参加,俨然她就是派出所的一员。
老人常对人说:“我这辈子虽然生活艰苦,但是从不拖欠外债,唯独欠下了咱派出所民警这人情债,没法还也还不清。”
2014年2月,昌平派出所因为爱心接力照顾邵大妈的事迹,被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评选为第二届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十大榜样团体。派出所政委米永旺说:“其实,我们只是做了人民警察应该做的事情,大家却给了我们这么高的荣誉。现在,照顾邵大妈已经是我们派出所的一项光荣传统。今天,我们带着青年警队的民警到这里,就是要让他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传承亲民爱民的好传统。”
·[视频]北京:公安局团队入选雷锋志愿服务岗
·[视频]北京公安局公务用车集中管理
·北京公安局“禁酒令”一月半成效显著
·北京公安局研究部署2014年公安工作
·北京公安局开展专项整顿提升执法办案质量
·北京公安局做实社区基层基础工作
·北京公安局做实社区基层基础工作
·北京公安局查处发票违法犯罪案件240余起
·北京公安局开展专项行动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北京公安局长穿执勤服上街巡逻被细心干部认出
·北京公安局:“新警官"蹲所住队听民意暖警心
·北京公安局选派38名民警进藏挂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