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庆,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先后参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150余起,包括国家科委原副主任李效时受贿案、北京市住房管理中心原主任刘祺受贿案、中国长城机电公司原总经理沈太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新国大”期货诈骗案等一大批大要案。
记者和邢庆几次深谈,感受到他身上有四股劲头:公正执法的办案劲头、雷厉风行的工作劲头、永无止境的学习劲头、争先创优的争创劲头,这些劲头使他在工作和办案中屡创佳绩。
记者:你常说“只要心中有忠诚,就一定顶得住任何困难和压力”,工作中做到这一点难吗?
邢庆:平心而论,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因为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总是黑白分明,如渎职犯罪嫌疑人具有多面性,他在家可能是好家长,在单位可能工作很出色,但是由于一时疏忽或错用了自己的权力,结果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上考虑问题,处理每一件案子都要想到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忠实于法律。
记者:有人说你“案子越办越多,朋友越来越少”,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邢庆:这是个别人的说法。我认为,之所以这样说可能是对检察工作不理解。实际上,我在办案中不是朋友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我们办理每一起案件都要进行普法宣传、接受群众法律咨询,群众从中受益良多。我们在办案中走访群众,群众向我们提供了很多线索,这对我们的工作帮助很大。通过检民交往,增进了我们和群众之间的情感,越来越多的群众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记者:有人临近退休会比较专注个人退休后的事情,而你临近退休工作依然风风火火,为什么?
邢庆:我在检察机关工作了33年,对检察工作和我的领导、同事有着深厚的感情。临近退休,我越来越感觉到工作的价值和时间的珍贵,更加珍惜和领导、同事们一起共事的日子。我觉得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要努力把工作干好。我现在一边努力工作,一边把我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检察人员,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记者:你领导的反渎局荣获“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反渎局”等多项荣誉,是怎么带出这么优秀的队伍的?
邢庆:我们的反渎局有一个相互关心、团结协作的好环境,比如,局里有一项规定:“办案人员不回来,领导不许走。”检察官外出办案无论多晚返回单位,都能看到局领导办公室的灯一直亮着,局领导在等着他们回来,这项规定延续至今。局领导在工作上既要当好排头兵,又要时时刻刻关心爱护检察人员,这样才能增进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记者:你认为做一名合格的检察官最重要的是什么?
邢庆:我认为是“坚守”和“忠诚”。借用我们院领导的一句话:“要把‘冷板凳’变成‘热炕头’”,有的事情看起来是“冷板凳”,但经过努力就有可能变成“热炕头”。如果你始终抱着“坚守”和“忠诚”的心态,工作中尽心尽职认真去做,就能够有所作为。我认为,任何事情只要去做,就要努力把它做得最好。这是我多年来对自己的要求,这个要求使我心中筑牢“坚守”和“忠诚”。
(赵晓星 曲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