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以来,广东公安边防总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先治边”重大战略思想,坚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全面推进实施爱民固边战略。该总队以创建“平安边防”、“幸福边防”、“模范辖区”为抓手,积极创新边防社会治理方式,为维护广东沿海地区社会稳定、边防辖区群众安居乐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警民携手共筑平安辖区 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根基。建设好“平安边防”,始终是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党委部署各项工作的核心。该总队党委书记、政委王正平反复强调:“建设好平安边防,就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 化解矛盾纠纷,需要深入群众。2013年,该总队先后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机关干部下基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等9个专题走访活动,组织223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与基层官兵一道走访群众80多万户、310多万人,实现了对辖区实有人口全部走访一遍的目标,全方位、零距离地倾听辖区群众的心声和期盼。 该总队官兵在走访中了解到,珠三角片边防辖区群众间的矛盾纠纷往往涉及劳资关系、工伤赔偿和合同利益,而粤东粤西地区由于群众多数聚族而居,不同宗族间容易引发矛盾纠纷。对此,该片区公安边防部队积极会同驻地政府、司法和劳动等职能部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00多起;充分依靠粤东粤西“老人理事会”、宗族族头的作用和威望,梳理化解矛盾纠纷200多起,为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维护治安稳定,需要依靠群众。2013年,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加强矛盾纠纷调解员队伍建设,组织各基层部队积极吸收村委成员、老党员、治安积极分子,联动做好调解工作。全年共健全基层调解组织178个,吸收群众调解员465名,推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25起。 一心为民建设幸福边防 在广东沿海地区,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公安边防官兵,他们长年真情关爱弱势群体,忠诚为民排忧解难,帮助群众幸福升级,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建设幸福边防。 深圳市罗湖区有这样一个家庭,丈夫患有脑瘫,长年卧病在床,婆婆老年痴呆,生活难以自理,承载家庭惟一希望的女儿也在车祸中成了植物人,生活的苦难全部压在了儿媳妇王生妮的肩上。深圳公安边防官兵得知这情况后,第一时间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官兵们每天一大早都会把热乎乎的早餐送到王生妮的家中;隔三差五去看望她的家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逢年过节给他们包饺子、炒菜做饭。渐渐地,王生妮的脸上多了一份欢笑,重新拾起了生活的希望。 针对罗湖区低收入家庭、困难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数量大这一问题,2013年以来,驻深公安边防部队联合罗湖区委区政府开展“爱民固边六进社区”活动,组织62名公安边防警官走进罗湖区10个街道、52个社区,采取街道、边防、社区三级联合帮扶办法,先后与20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送去持续的温暖和关爱。 江门市崖西镇明苹村的李嘉欣、李珍红姐妹自幼父母双亡,跟随七旬老奶奶生活,家庭非常困难。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总队长陈怀树在此当兵锻炼期间得知此情后,主动与两姐妹结成帮扶对子。3年来,陈怀树每月定时为姐妹俩寄送生活费和学习用品,打电话了解她们的学习情况,鼓励她们要以坚强乐观态度面对生活。在他的长期关爱下,两姐妹如今分别就读初三和初二年级,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模范创建助推农村建设 创建模范辖区,推动农村建设,是公安边防部队爱民固边战略的一大特色品牌。去年以来,广东公安边防总队突出模范创建这一品牌,积极发挥民警村官的带动作用,有效推动了边防辖区农村基础建设。 汕头妈屿岛居民曾经以捕鱼为生。随着渔业资源逐渐匮乏,居民急切寻求转产出路,却因脏、乱、差环境严重影响旅游业开发。2013年,在妈屿边防派出所的发动下,渔民与官兵一道红红火火地创建“爱民固边模范海岛”,先后发起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成立护岛巡逻队,建起爱民图书室,组建电影放映队,发展水产养殖业,开发“海钓渔家乐”项目……海岛警民形成了“守岛一条心、建岛一家人”的共识。 为加强模范辖区建设,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注重发挥民警村官作用,选派优秀民警兼任辖区村委副书记、村长助理、法制副厂长等职务。2103年,全省公安边防部队781名民警村官先后帮助模范村引进种养殖技术62个,发展项目131个,吸引资金329万元,在助推模范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69名民警村官获地方党委政府统一表彰。 目前,全省边防辖区共创建爱民固边模范村370个、模范乡镇17个、模范县区3个、模范海岛5个、模范海区3个。其中,162个创建点实现“四无”、“五好”目标,15个模范村获市县命名表彰。模范创建工作逐步形成“连点成线”的良好态势。这不仅为“平安边防”、“幸福边防”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有效推动了农村基层建设。(徐旭宇 张成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