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驻守在云南8000里边境一线的云南公安边防部队紧紧围绕维护稳定和服务发展这条主线,不断深化爱民固边战略,全力投入禁毒人民战争,推进部队正规化管理,为云南边境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筑牢了防线。 “女子护村队”是一面旗 “一块块蔗田绿荫荫,一座座楼前鸡鸭鸣,一柱柱烟冲青烟起,一滴滴清泉谢恩人。”——送姐勒边防派出所官兵 当你走进地处中缅边境的德宏洲卡南村,就能看到路边土墙上有这样一首用石头刻成的打油诗。 据了解,瑞丽市勐卯镇卡南村是一个景颇村寨。上世纪90年代,村里出现了吸毒人员,随后毒品迅速在村中泛滥。“哪里情况复杂、哪里问题严重,护村队就出现在哪里”。2002年初,卡南村村民在姐勒边防派出所的帮助下,组建了一支由8名妇女组成的“女子戒毒护村队”。该所带领护村队员对全村吸毒人员进行摸底排查戒毒。护村队组建12年来,该村再没有出现一名新增吸毒人员,成功戒断毒瘾的人越来越多。2013年,云南省委组织部在卡南爱民固边模范村召开基层党建长廊“创先争优”现场会,推广了姐勒边防派出所驻卡南民警村官帮建基层党建工作经验。 “近年来,境外毒品来势凶猛,境外罂粟种植面积反弹,新型毒品渗透加剧,武装对抗性增强,缉毒工作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总队长陈定武说,2013年,总队根据毒情形势变化,在全省边境口岸、通道、边境检查站和机动查缉点实施常态化全天候双向查缉,共查破毒品案件236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62名,缴获毒品6.2吨。此外,总队积极开展严厉打击边境走私偷渡活动,去年共查获走私案件261起,案值8334万元。 爱民固边服务辖区群众 “我们村跟中塘村在山林界线划分问题上已经争了很多年,没想到民警村官住到村里后,硬是把这问题给解决了!” 据了解,保山市明光乡原鸦乌村(现更名为红云社区)与中塘村有一片100多亩山林权属关系不清,为争夺所有权,两村村民争斗时有发生,村委会、司法所多次调解未果。为此,明光边防派出所社区民警杨钟华在村里一住就是20多天。白天,他挨家挨户询问群众对山林划界的意见,向他们说法讲理;晚上又到村委会、林业站查阅档案、收集资料证据。杨钟华本着维护双方利益原则,召集双方进行多次调解,缓和矛盾。随后,他多次协助市、县两级政府进一步工作,使两村群众通过合法途径,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此后,这里再也没有发生因林权纠纷而引发的过激事件。 陈定武表示,群众工作的重点是立场问题,核心是利益问题,关键是方法问题。云南公安边防官兵通过开展群众工作,到群众中去相亲认亲,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据统计,2013年,该总队以兴边富民和改善民生为己任,共走访群众65万户258万人次,捐款捐物227万元,化解矛盾纠纷1925起,为群众做好事6万多件;建立关爱困难儿童基金50个,辖区827名困难儿童全部纳入政府救助或官兵结对帮扶,与丽江民族孤儿学校开展警民共建活动,选送了23名孤儿赴校就读;辖区744个行政村100%有民警村官,在全国率先创建模范县(市)15个、模范乡(镇)35个,4个村被表彰为先进民主法制村、30个村党支部被表彰为先进党支部、53个村被表彰为爱民固边模范村。 服务“桥头堡”争当尖兵 近年来,随着桥头堡建设加速推进,云南公安边防总队90个边检单位查验的客流、货流也在猛增。为了向出入境旅客、货物、车辆提供更为便捷、优质、高效的通关服务,云南边检机关先后共投入5000多万元改善边检软硬件服务设施,打造“一站一特色”边检服务品牌,全方位推进快进快出便利化大通关服务,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了“亲和、文明、高效”的边检形象。 1月12日,在昆明国际机场出境大厅,来华投资准备离境的澳大利亚商人迈克先生微笑的向边检警官张成竖起大拇指说:“昆明边检,very good!是你们帮我找到了‘梧桐树’。”原来,迈克先生所指的“梧桐树”是云南省一家大企业集团。一周前,他来云南寻求投资合作伙伴,但没找到合适的,正当他准备前往香港时,在昆明边检口岸特别商务区服务网吧看到了该集团的合作投资信息,便决定推迟离华期限,与之进行接洽,随后在该站的帮助下,成功与该集团签下了近千万元的合作项目。 昆明边检站积极担当云南招商引资的“宣传员”和“服务员”,在边检站设立口岸特别商务区,为有投资意向的商务旅客联系接洽单位,并提供配有互联网、打印、传真和复印等设施的商务洽谈场所。(范玉泉 谢丽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