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公安110升级为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将公安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通过将原有的公安110升级为城市应急指挥中心,使110可以对具有应急功能的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统一指挥、综合协调、资源调用、监督检查,为基层“处警环节”大量减负并避免了非警务活动,也实现了公安110“有求必应”的承诺。
黑龙江省省委书记王宪魁在视察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后批示:“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给我的启发是:创新、应急、便民、奉献,社会有急事、百姓有困难,政府部门先不计较属于谁办,而是谁来办,如何尽快办好,要在适当时机进一步推广大庆经验。”“您好!这里是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我家暖气漏水了!”
这是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东风新村3区居民王先生打来的求助电话,应急指挥中心接警员做好登记后,立即指令市热力公司前往处置。30分钟后,应急指挥中心就收到了热力公司办结的反馈信息,随后,王先生也接到应急指挥中心回访电话,他对处理结果投了满意的一票。
王先生拨打的既不是供暖服务热线,也不是市长热线,而是众所周知的公安110。如今,大庆市的110已经由公安行为升级为政府行为,成为了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的24小时不阻断的生命线。
公安110升级为城市应急指挥中心
解决政府应急体制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将公安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
继2005年大庆公安实施三级变两级的“扁平化”警务改革后,2009年9月19日,大庆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以公安“三台合一”指挥中心为基础,以硬件升级、资源整合、力量充实为手段,建成开通了城市应急指挥中心。
“经过实践检验,这种应急工作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政府应急体制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政府应急管理从‘被动反应型’向‘预防与处置并重型’的转变。”大庆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曹力伟说。
与过去相比,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体制上实现了成功转型,赋予了指挥权威。市编委以文件的形式将公安行为正式提升为政府行为,明确应急指挥中心除继续做好公安110接处警工作外,担负全市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的报警受理、先期处置、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等职责,是第一责任主体,同时赋予其对各应急成员单位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资源调用、监督检查等职权,确立了应急指挥中心在城市应急管理中的权威地位。
同时,市政府还下发了《大庆市应急指挥和处置救援工作程序规定》,确定了应急指挥中心和12个专业应急救援中心、主要应急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及奖惩措施。明确了市应急办、应急指挥中心和成员单位之间的职责分工。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受理全市各类突发事件和应急求助报警,各成员单位承担各类突发事件的具体抢险救援任务,是指挥和被指挥的关系。对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相关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市应急办负责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调研、指导,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应急事项的即时指挥,两者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为实现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高效指挥处置,应急指挥中心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接报受理、先期处置、请示报告、启动预案、跟踪问效、信息报送、集结备战、辅助决策”等应急指挥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建立起了应急值守、应急处置机制。经过4年多的实践,以应急指挥中心为龙头,应急成员单位“服从指挥、整体联动、有机协同、高效运转”的工作运行模式逐渐成熟,社会各类事故事件得以妥善解决。
2011年1月,大庆市遭遇了历史少见的寒冬。“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节骨眼上,供暖系统出现故障,影响东风新村、中林街等部分地区供暖面积850万平方米,近万名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警情就是命令,应急指挥中心迅速进入紧急状态,立即全员上岗,启动供暖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按照既定程序,分头同步、迅捷有序地指令相关应急成员单位进驻。半小时后,恢复供热抢险专项指挥部在应急指挥中心成立,市委书记韩学键、市长夏立华等领导坐镇指挥。
处置工作中,应急指挥中心在采取措施保证群众报修电话快速接入、高效转办的同时,针对供暖管网抢修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先后调动公安机关和开锁公司配合抢修队伍进入无人住户家中抢修,调动消防队为供暖管网进行补水作业,调动区政府入户走访调查,调动电力部门及时解决停暖期间因用电量超载出现的电力故障。各单位在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和综合协调下,形成了整体合力,保证了抢修工作高效、顺利开展。整个过程,应急指挥中心处置警情达到平时的4倍,不仅成为事故处置的指挥中枢,更代替政府向群众做了解释安慰工作。事故圆满解决后,市委、市政府对应急指挥中心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群众也纷纷拨打110对政府此次事故的处置工作表示高度赞扬。
·黑龙江大庆举办禁毒知识专题讲座
·黑龙江大庆:创新线索管理 实现初查率100%
·黑龙江省委政法委深入大庆杜蒙县开展
·大庆公安局长:九年批阅5612封 每封必有回声
·距离近了 办事快了 矛盾少了——大庆市社会管理工作“新招”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