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广东各级法院用足强制措施制约老赖

2014-03-04 16:10: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方日报 

正月初四上午,当拖欠工人工资被限制高消费的广东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携妻儿准备飞往哈尔滨度假时,在白云机场被法院执行人员扣下,而后乖乖筹钱偿还了欠款。

在广东,一场取名“暖阳”的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推开。笔者昨日(3日)从省高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广东法院打造信息化的“天罗地网”,用足强制措施制约老赖,短短两个半月时间共执结832件涉民生案,为弱势当事人讨回近9000万元生活钱、生存钱。省高院执行局局长许佩华表示,下一步,全省法院将进一步扩大对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申请执行人的救助范围,加大救助力度,确保专项活动实实在在惠及群众。

惠及民生??春节前500余涉民工案执结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部署,这次为期半年的专项执行活动,主要包括涉及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追索劳动报酬(包括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挂牌督办的相关案件等十大类案件。

据统计,我省法院截至2013年11月底未结涉民生执行案件有1179件,涉案标的1.2余亿元。这些案件普遍具有四个特点:一是案件能否执结关系到申请执行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二是这些案件都是金钱给付的案件,都涉及到被执行人财产变现,执行难度大;三是涉案金额通常都不大,几千、几万、十几万;四是申请执行人一般都是弱势群体,法律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低。

今年年初,省高院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省各级法院利用春节前20天左右时间,加大力度对未结的涉农民工工资案件进行集中执行,确保农民工兄弟及时拿到被拖欠的工资,顺利回家欢度农历新年。1月22日,春节前一周,曾在梅州市兆辉煌陶瓷有限公司工作的281名职工高高兴兴地从梅江区法院工作人员的手中接过被拖欠了近一年的工资。在该院执行法官的多番努力下,长期难以处置的被执行财产终于被灵活变现,81万元工资款赶在春节前送到了农民工兄弟手里。“终于领回了被欠工资,可以过个开心年了!”

许佩华说,这场活动取名“暖阳”,是希望通过人民法院开展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尽快兑现申请执行人的债权,给人民群众带去阳光,带去温暖和关怀。在“暖阳行动”中,各级法院取得了丰硕成果,春节前基本将500余宗涉农民工案件执结。

制约老赖??信息化网络挤压老赖生存空间

在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中,全省各级法院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平台作用,利用已建成的存款、车辆、工商等15个信息查询子系统,实时查询被执行人财产线索,让被执行财产无处可藏;充分发挥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作用,与机场、车站、酒店、宾馆等有关单位建立的联动机制,随时掌握被执行人的下落,让“老赖”无处可躲,促使他们主动履行债务。正月初四上午,广州天河区法院接到白云机场通报有因拖欠工人工资被限制高消费的李某将携妻儿飞往哈尔滨度假,该院执行人员立即赶往现场控制被执行人,促使其立即偿还了部分款项,当天下午执行人员即将款项支付给工人代表。被欠款项终于拿回,职工代表宋某欢天喜地:“这是我这几年过得最快乐的一个春节”。

在信息化“天罗地网”的基础上,法院系统用足用强执行强制措施,强力挤压老赖生存空间。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发布机制成了一把利器,各级法院在互联网和媒体上发布目前还没执结的500多件案件的被执行人信息,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贷款、投资、置业、信用评级;法院还用足对规避执行行为的制裁措施,综合运用查封、扣押、搜查、拘留等手段,高效迅速执行。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底开展专项活动以来,全省法院执行部门共对41名涉民生案件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对11人予以罚款,限制出境100余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561份,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670余人。各级法院执行部门春节期间均安排专人值班,始终保持对失信被执行人的高压态势。

主动保护??搭建涉民生案绿色通道

“涉民生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往往都是法律水平不高、自我权利保护意识不强的社会弱势群体和底层群众,尤其需要法院对于其诉讼权益的主动保护,防止因诉讼程序问题导致其合法权益受损。”许佩华介绍,广东法院通过主动移送执行、主动告知法律法规、主动公开执行进程、主动查控被执行人、主动处置分配执行财产等措施,力求为弱势当事人提供“一站式”主动司法服务,搭建“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方便当事人办理相关业务。

截至2月中旬,短短两个半月时间,广东全省法院1179件未结涉民生执行案件,已经执结832件,结案率为72%,执结金额8987万元,执行到位率74%,提前完成了3月底前执结70%的阶段性工作任务。

许佩华介绍,广东法院已逐步建立起涉民生案件执行的长效机制,下一步,还将加大对拒不履行债务被执行人的惩戒,直至追究刑事责任,进一步扩大对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申请执行人的救助范围,加大救助力度,确保专项活动实实在在惠及群众。

对话

省高院执行局局长许佩华:

“一性四化”破解执行难

南方日报:我们留意到,大年初四还有老赖试图高消费被控制,最终偿还了拖欠工人的工资。关于“限制高消费”,广东法院有哪些措施来监管,老赖高消费又会面临怎样的处罚?

许佩华:限制高消费是法院制约老赖的有力措施之一。关于高消费,最高法院2010年的司法解释曾作出明确规定,包括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办公场所;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旅游、度假等等。我们建立了广泛的联动机制,各级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与机场、海关、铁路、工商、车管等部门联动,法院的限高令由这些部门协助执行,这些部门发现老赖有高消费行为的,及时予以限制,并通报执行法院实施制裁。按照该规定,被执行人违反限高令的,将予以拘留、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有关单位收到法院协助执行通知后,仍允许被执行人高消费的,法院也可以依法对其追究包括罚款在内的法律责任。

南方日报:本次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中,制裁老赖讨回欠薪和司法救助可以说双轨并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许佩华:是的,我省开展涉民生执行活动以来,通过完善救助制度,扩大司法救助范围等方式,对一些特困群体当事人进行适当救助,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涉民生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往往都是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自我权益保护意识不强,我们会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

在执行过程中,对于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而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急需救助的案件,我们会予以重点关注。一方面执行人员会耐心听取申请执行人的陈述,认真调查被执行人家庭困难情况是否真实。另一方面对于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案件,我们会及时做好核准工作,及时发放救助款。当然,司法救助不是执行程序常态化手段,执行的重点还是在于采取强制手段兑现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对救助资金申请、救助案款发放等关键环节需要严格管理,实现司法救助流程的公开、规范化。目前,全省司法救助资金有限且分布不平衡,司法救助资金的公平分配问题是我们日后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南方日报:在破解执行难上,广东法院下一步将如何走?

许佩华:“执行难”可以说是多年来社会广泛关注、当事人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它的形成有一系列的主客观原因。广东是全国法院执行案件的第一大省。面对执行难,近年来,广东法院在执行领域深入探索、领潮争先,通过大力建设执行指挥中心、狠抓主动执行改革、推进执行工作精细化管理等多种手段和形式,使“执行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进一步破解“执行难”,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我们的总体思路就是突出“一性四化”:一要依法突出执行工作的强制性;二要大力加强执行工作规范化;三要全力推进执行工作信息化;四要强力推进执行管理精细化;五要全面加强执行公开化。

相关

全国人大代表关注涉民生执行案

广东法院实际执行率逐年上升

广东“暖阳行动”惠及底线民生,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开展以来,引起了不少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说,看到广东法院执行工作,特别是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取得骄人成绩,作为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感到非常自豪。从执行数据看,广东法院以占全国二十分之一的执行力量,执行了占全国十分之一的案件和标的额,执行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广东的实际执行率、执行标的到位率逐年上升,执行工作成效显著。在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过程中,许多执行干警春节期间加班加点,例如天河法院干警大年初四还在机场查控被执行人,让我很感动”。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昭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凤仪说,看到广东法院在执行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尤其是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感觉很鼓舞人心。在这次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中,广东法院打造的执行指挥中心平台、执行精细化管理、被执行人信息社会共享等创新机制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希望能继续深挖内潜,通过联动机制和信息技术提高被执行人财产查控能力,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推动“执行难”问题的解决。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广东法院:按照总书记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广东法院三年内实现“每庭必录”
·广东法院创建“三联三化”党建模式
·广东法院:精准细严破解“执行难”难题
·广东法院系统:真正的公正经得起围观
·广东法院检察院透明度居全国前列

·广东法院检察院透明度居全国前列
·四川高院院长到广东法院调研考察司法改革
·广东法院约束法官司法外活动
·加强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 广东法院专辟通道向记者“亮绿灯”
·广东法院专门通道受理采访
·广东法院将设记者采访通道 尝试案件网络全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