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配合下,破获一起收购贩卖医保药品案件,分别在浦东新区及黄浦、闵行、嘉定等区抓获19名犯罪嫌疑人,捣毁窝点15处,查获各类药品316种共3.6万余盒,初步查明涉案交易金额共计6000余万元。
药贩子现身医院收购医保药品
“朋友,药卖掉好伐?”2013年3月,浦东公安分局治安部门在工作中发现一条重要线索:“辖区地段医院门口有人非法收购药品”,即组织力量开展查证。
在浦东某医院,民警在连日观察后发现有几个可疑男子徘徊于医院大厅却从不挂号求医。一旦看到在药房配好药的中老年人便上前搭讪,悄悄询问是否愿意出售所购药品。由于患者购药款主要通过医保结算,不少人当即将药品按半价出售。
经过近一年的细致侦查,民警逐渐发现10名药贩子长期在全市各大医院游荡,向患者低价收购医保药物,并加价出售给同一名上家邵某。就这样,警方发现了一个以邵某为首的流窜于上海各医院周边向本市参保人员收购医保药品,再进行贩卖牟利的犯罪团伙。
专案组缜密侦查确保一网打尽
为将这个犯罪团伙一网打尽,在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的协调下,浦东公安分局治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专案组,对邵某以及在调查中发现的每个活跃于一线的药贩子进行调查取证。
“我们对所有犯罪嫌疑人进行了24小时贴身紧逼式的跟踪调查。”通过紧张的侦查与反侦查,专案组在调查中逐一摸清了每一个犯罪嫌疑人的落脚点及药品存储、交易方式。同时,还发现“上家”邵某竟还有一个远在四川的“上家”李某。
2014年2月21日晚10时许,上海市公安局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先后在本市多个区域将邵某等19名涉案人员抓获,一举捣毁非法经营医保药品窝点15处,当场查获尚未销售的诺和灵注射液、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等各类药品316种共3.6万余盒。2月23日,专案组循线深挖,成功在四川抓获邵某的上家李某。
半价收购药品加价销售
经查,邵某及妻子周某自2012年1月起,以短信方式将需收购的药品名、收购参考价(一般为正规渠道药品的半价)告知犯罪嫌疑人陈某、孙某等10余名下家。由陈某等人到上海8家医院配药处寻找卖家或者在医院的周边、暂住地门口进行收购。
当收购的药品达到一定数量后,陈某等人即与邵某联系,约定好交易时间、地点。对收购来的药品,邵某在收购价的基础上加价5%至10%,通过物流方式销售给李某。
在四川经营着一家药铺的李某收购药品后再加价销售。而李某还会根据供需关系,定期向邵某下发“药单”,明确某一阶段重点收购的药品,并提出相应的收购指导价。现初步查明,本案涉案金额达人民币6000余万元。
目前,邵某、李某、陈某等16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刑事拘留,1人被取保候审,案件在进一步侦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