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倾心法律援助为困难群众维权赢得百姓口碑
李亚兰:助贫扶弱体现律师价值
图为李亚兰(右二)送法进社区。
初春的哈尔滨仍不减丝丝寒意,与黑龙江龙电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亚兰的第一次见面是在龙电律师事务所。看着满墙的荣誉证书与奖状以及满屋的女律师,《法制日报》记者感到有些意外。
“我们所里都是女律师,因为在反对家庭暴力和法律援助方面,女性或许更具同情心。”细心的李亚兰揭开了记者的疑惑。
在执业的23年里,李亚兰始终坚持助贫扶弱的义务法律援助工作,帮助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农民工等困难群体维护自身权益,并将此作为律所一条刚性任务布置给每名律师。
1989年,从黑龙江一个偏僻山村走出来的李亚兰,对法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自学考取了法学大专学历。1992年开始做律师的李亚兰自认为理论基础和经验积累都不够,先后在两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工作期间,她一边办理案件,一边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研讨会和论坛等活动加强学习。
“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会买很多与法律有关的书籍回来,尽管当时自身经济条件很差,但从未在读书方面节省过。”李亚兰告诉记者,当时她吝啬到1角钱的公交车票都不舍得花,而选择走路去法律学习班上课。“我觉得一边走路一边背法条的效果很好。”李亚兰补充说。
2001年,李亚兰成为龙电律师事务所主任。她在每天处理各种繁忙事务的同时,都会挤出时间帮助老幼病残等困难群体做免费法律援助。
“黑龙江省妇联1996年至2002年连续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家庭暴力上访案件一直占当年上访总量的20%以上,在个别市县,比例高达65.3%。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受理的离婚案件中,有50%是由家庭暴力导致的。”李亚兰兼任黑龙江省妇联法律顾问期间,通过帮助妇女群体维权做了大量调研,撰写了多篇有价值的相关论文。
李亚兰善于奉献、同情弱者的职业品格,感染着龙电律所里的每名律师,慢慢地,女律师逐渐成为律所的工作主力。从业20多年来,李亚兰和她的团队持之以恒地开展无私法律援助换来了百姓的口碑。2012年12月,龙电律师事务所被批准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法律援助工作站。“有了这样的法律援助专项公益基金,我们就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李亚兰说。
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后,李亚兰更为关注我国的司法改革。“都说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但浙江张氏叔侄案、萧山案等案的改判,都已经充分说明我国在司法改革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进步。”李亚兰说。
2013年,哈尔滨市纪检委将一起公安民警涉嫌受贿1万元的案件移交检察机关查办,李亚兰得知被告民警是被冤枉的实情后收集了大量证据,坚决为民警做无罪辩护,并得到哈尔滨市两级法院的支持,最终判令被告民警无罪、恢复公职。李亚兰告诉记者,这些充分说明我国法制环境越来越好。
李亚兰深爱律师事业,时刻牢记律师的社会职责,从业以来所办理的几百件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得到当事人和社会普遍赞誉,在黑龙江省律师界颇有名气,曾荣获首届“全国优秀律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
“我常跟所里的年轻律师讲,律师工作本身没什么成本,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为人分忧,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弱者,只有被人需要了,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李亚兰说。(记者张冲文/图)
·陈小弟:距庭10公里上门把庭开
·李庆祝:不当“坐客”当“说客”
·毛俊友和他的爱心志愿者协会
·交警牟清元:26年固守“一号岗”
·刘刚:克服“零起步”难题 迅速形成战斗力
·尚峰:干好这一行还要走很长的路
·尚峰:干好这一行还要走很长的路
·黄耀顺:百姓的信任是我们的“尚方宝剑”
·陈发云:帮中国企业打赢国际官司
·福建石狮市看守所副所长李聪雄获评先进个人
·反渎副局长季少青速写
·牟清元:“他是一头无怨无悔的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