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秉承以公开促公信的司法理念,坚持以创新载体为点、以搭建平台为线、以常态推进为面的“点、线、面”工作机制,全方位深入推进司法公开,不但进一步增进了司法活动的透明度,也有效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以创新载体为点 确保公众知情权
为适应网络时代司法公开的客观需要,重庆二中院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创新了官方网站、院长邮箱、官方微博和案件信息短信等四大司法公开载体,从根本上满足了公众对司法的知情权。
早在2011年初,该院围绕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公众参与三大基本功能,重新对官方网站进行改版升级,设置了法院简介、诉讼指南、开庭排期、裁判文书、法律法规、网上信访等12大板块20个栏目,进一步延伸了司法公开的便捷载体,公众足不出户,只要轻点鼠标,即可全方位了解司法活动。官方网站改版升级以来,公众点击量达到3.7万余人次。
该院公布了院长邮箱,积极回应当事人的情况反映和案件审理的意见、建议。近三年来,共回复院长邮件567件,回复率为100%。
去年底,该院还开通了法院官方微博。截至今年1月15日,已发布微博39条,粉丝23942个。
该院还启动了案件流程节点信息手机短信载体建设,将司法过程的重要环节、节点信息纳入公开范畴,向当事人及时公开。目前,该载体建设正在有序进行,即将投入使用。
以搭建平台为线 确保公众参与权
司法公开离不开社会各界公众的积极参与。重庆二中院积极探索搭建了四大司法公开平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司法公开平台系统。
这四大平台分别为工作通报会、信访协作联席会、依法行政研讨会和司法与环境行政工作联席会。具体来说,即是以工作通报会为平台,联系辖区区县人大、政协;以立案庭与区县政法委、信访办信访协作为平台,联系辖区区县党委;以行政庭与区县法制办依法行政研讨会为平台,联系辖区区县政府;以三峡库区环境司法与环境行政工作联席会为平台,联系辖区环保部门。
四大司法公开平台创建以来,该院已连续召开工作通报会9次、信访协作会4次、依法行政研讨会4次、环境司法联席会1次,连续四年发布了行政审判“白皮书”。
以常态推进为面 确保公众监督权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司法公开需要公众的强有力监督。为确保司法活动的阳光透明,重庆二中院常态化抓好自觉接受监督的推进工作,确保了以监督促司法公开的良性循环。
该院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原则,切实抓好裁判文书公开,及时将生效裁判文书放到网上“晒”,主动让公众对裁判文书进行评判和“挑刺”。同时,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院参加司法公开日活动,让公众零距离感受和认知司法。在此基础上,切实抓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和交督办案件的办理。
近三年来,该院共公开裁判文书6000余份,每年均有100余名社会各界人士来院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代表、委员旁听庭审100余人次;共办结各类交督办案件74件,代表、委员的满意率为100%,司法公开基本实现了常态化和全覆盖。(张智全)
·重庆首个知识产权派出法庭挂牌成立
·重庆将在年内推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重庆:公布全市交巡警公开监督电话
·重庆:春运查处交通违法行为46万件
·[视频]重庆:法院推出二维码便民诉讼服务
·[视频]重庆:法院推出二维码便民诉讼服务
·[视频]重庆:法院推出二维码便民诉讼服务
·重庆:自觉接受监督改进检察工作取得成效
·重庆检察五分院:检察礼仪讲座提升干警素能
·重庆政法委书记:切实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
·检务透明度测评八十一家检院省级检院重庆居首
·[视频]武警重庆总队:复杂环境锤炼机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