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聚焦地方两会上的“公安好声音”

2014-03-03 10:02:0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在2014年地方两会上,公安系统的代表委员们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都有什么样的建言,都关注哪些社会热点?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4个省的部分公安系统代表委员。

    为破解公安工作难题“代言”

    完善警力科学配置、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完善公安机关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备案登记

    “当前,安徽省的警力配置主要是以一个地方的常住人口数为基数进行定编配置,没有考虑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等现实因素,不能与我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适应,造成了警力配置和社会发展的比例失调。”安徽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淮南市公安局九龙岗派出所副所长兼红旗社区民警张登山说,在基层,一些所队由于警力严重不足,民警长期超负荷、超时限工作,积劳成疾甚至累倒在岗位上,许多案件因人手不够得不到及时处理和侦破,致使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得不到有效提升。

    张登山建议各级政府统筹考虑基层公安机关缺编实情,积极稳妥地给基层增编、扩编。

    记者采访到的几名参加地方两会的公安代表均提出了公安工作方面的建议、议案,涉及增加基层所队警力、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完善公安机关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备案登记、加强当地视频建设等工作。由于代表们来自公安工作一线,提出的建议、议案切中公安工作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张登山还提出了加快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机构的建议。张登山告诉记者,法律法规授予公安机关调解的权利,只是4种行政调解类型其中之一,如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情节轻微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再有就是情节轻微的交通事故可以调解。其他的调解主体不是公安机关。但民警接到群众纠纷的报警后又不能放手不管,担心矛盾纠纷不及时化解,容易引起激化进而发展为治安和刑事案件,所以民警不得已硬着头皮调解本不该自己调解的民间纠纷。

    张登山说,其实,2011年1月1日施行的人民调解法有专门规定,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很少真正能够发挥作用,大多数人民调解组织形同虚设或名存实亡,导致家庭、邻里、单位职工、宅基地、房屋拆迁等矛盾纠纷得不到调解,群众只能选择报警由公安机关帮助解决。建议政府建立和恢复调委会组织网络,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投入,这样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也有利于公安机关更好地开展工作。

    与张登山的关注不同,广东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茂名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大队主检法医师潘冬花提出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建议。

    潘冬花说:“根据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 《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必须经司法行政机关登记。公安部也根据上述《决定》出台了相关规定,但广东省的这项工作一直未能完成。实践中,出现了公安机关所属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出具的科学公正鉴定意见的合法性,特别是鉴定事项发生争议的鉴定意见的合法性在诉讼中受到一些质疑,比如在交通事故中的伤残评定等,极大地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潘冬花建议尽快完善公安机关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登记工作。

    程松格是安徽省霍邱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霍邱县公安局政委。程松格告诉记者,他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建设城区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农村视频监控系统“村村通”工程》的建议。

    程松格说,视频监控系统是及时发现违法犯罪、快速破案,迅速固定证据,打击违法活动和震慑犯罪分子的武器,目前霍邱县视频监控范围有限,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建议、议案“接地气”,为百姓民生问题“发声”

    解决停车难、完善平房物业管理、推进绿色出行

    记者注意到,北京市几名公安系统人大代表非常关注民生工作,提出了一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建议。这些建议因为“接地气”,准确及时地反映了百姓心声,受到百姓们的普遍好评。

    “我从事警察职业21年了,一上班就在派出所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和老百姓打交道,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劲松派出所政委郑金花说,刚开始,给群众解决了一件事,心里特满足。但渐渐地,就发现许多时候,辖区群众遇到的难题是一样的,就琢磨着能不能用民警这个身份,去找相关部门,从源头上帮助辖区群众解决一些共性难题。

    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后,郑金花有了直接与市领导对话的机会,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我更得为老百姓说话了”。一年来,郑金花走访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整理发现其中具有共性的、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先后提出了“改善交通、加强社区工作者招募、调整居民医保报销额度”等与辖区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意见建议。

    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西长安街派出所民警李国平,是北京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记者注意到,李国平提出的建议有:北京居住平房的居民也要享受和楼房居民一样的物业服务,凡涉及房屋、煤、气、水、电、热等方面的维护和修缮,要由一个部门管起来;市政府在治理停车难问题上,也应该有方案、有措施、有目标,在不影响交通畅通和消防安全的基础上,妥善解决社区停车难问题;解决空调外挂机年久失修易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小饭馆使用的煤气罐存在着很大安全隐患应引起重视。

    “像停车难、平房物业等一系列问题,不是我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很多居民群众的确有这个需求,而且反映很强烈。比如平房物业问题,我们住楼房的居民,一旦房子出现问题,无论是电路故障,还是水管爆裂,一个电话,物业部门很快就会赶来修复。而平房居民有了此类问题,即使手中有一堆相关部门的电话号码,群众就是打 8个电话也不见得有人来。”李国平说。

    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东城交通支队帅府园大队政委任素永关注的则是绿色出行的问题,建议市政府进一步推行、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去年两会,我提出推广公共自行车这种既环保又健康的出行方式,根据这项工作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我今年进一步提出了改进建议。”任素永说。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