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再次出现雾霾天气,并且呈现出时间长、范围大、浓度大的特点。面对这次来势汹汹的十面“霾”伏,还要不要健身,如何科学、正确地锻炼成为重要课题。
□新华社记者吴俊宽朱翃
误区一:坚持锻炼PM2.5可排出
连日来的严重雾霾天气让我国多地的空气质量达到5级重度污染的程度,但是依然有很多人选择在室外进行强度较高的有氧运动。一些健身爱好者表示,反正在哪都要呼吸,并且自己呼吸并没有感到难受,运动之后出出汗或许更加有利排毒。对于这样的观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青少年体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郭建军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说:“有一种说法说PM2.5吸入人体之后可以通过一些排毒手段再排出来,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PM2.5在被吸入人体之后还能有效地排出来,所以说减少吸入是很重要的。”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储德节也表示,雾霾天应尽量避免室外活动。“人运动的时候会增加耗氧量,就会增加呼吸的频率,也就会更多地将空气中的雾霾吸到呼吸道中。”储德节说,“短时间内,雾霾中的微颗粒就顺着呼吸道进入人体,沉积到肺泡里,还有一些微颗粒能透过肺泡进入到血液里。这些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肿痛等反应,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不良症状。”
误区二:所有锻炼统统取消
雾霾天不能在室外进行运动,很多健身爱好者都选择将健身场地转移到健身房、室内羽毛球馆、篮球馆内。那么在室内运动是否就无碍了呢?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建议说:“雾霾天气下可以改在室内进行锻炼,另外锻炼的量和强度都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严重的空气污染下,室内的空气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室内也不建议进行太多的高强度运动。”
既然雾霾天气条件下的室内、室外运动都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是否就应该“猫”在屋里避免任何的健身锻炼呢?在刘国永看来,这并非是积极应对“霾伏”的好方法。
“抵抗雾霾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增强体质,人们的体质好了抵抗力才能提高,而增强体质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健身锻炼习惯。当然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科学健身,”刘国永说。他认为,雾霾严重时锻炼地点、时间和方式都要调整,但长期来说健身贵在坚持,最好不要中断。
对于如何进行科学健身,郭建军说,健身锻炼并不只是打篮球、踢足球。在不能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时,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等方面的锻炼。这些素质都是身体所需要的,但同时锻炼又不会明显增加呼吸量。他认为,上班族的肩颈操、女士们喜欢的瑜伽,都是适宜的锻炼选择。
但郭建军同时强调,等到天气条件允许了还是应该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增加心肺功能。对于雾霾天校园体育如何进行的问题,郭建军指出,不能因为雾霾天就让其他文化课挤占了孩子们的体育活动时间,可以转移到室内,进行强度小的活动和游戏。
·北京雾霾携1300多种微生物
·雾霾天里,戴个什么样的口罩?
·北京雾霾携1300多种微生物 是否影响健康待解
·每日电讯:为雾霾中觉醒的公民意识点个赞
·雾霾预报为什么更难
·专家研究称雾霾藏1300种微生物 绝大部分不致病
·专家研究称雾霾藏1300种微生物 绝大部分不致病
·法制日报:防治雾霾最怕各说各话
·雾霾天如何自我防护:外出选择合适的防尘口罩
·治理雾霾需唤醒公民个体责任意识
·健康关注:关注雾霾别忽略烟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