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河南省将采用多种方式向农民工提供务工目的地法律援助电话和机构地址,使农民工无论走到哪里、身在何方,都能及时、就近获得法律援助服务。
近日召开的河南省法律援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加大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按照部署,该省一律以农村上年度人均纯收入和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为经济困难认定标准,力争实现受援助群众由覆盖低保人群向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低收入人群转变。
河南提出法律援助“应援尽援”目标,为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开通“绿色通道”。
在开封务工的福建人阿承是河南开展法律援助的受益者。因为乘坐开封一家运输公司的大型客车在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阿承创伤性脾破裂,经司法鉴定,构成八级伤残。在开封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赵峥的帮助下,历经数轮诉讼和审判,去年6月,阿承拿到了运输公司及保险公司赔偿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经济损失共计11万元。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河南省法律援助办理农民工案件2.3万件,受援农民工12万人次,为农民工取得人身损害赔偿和追回劳动报酬2.9亿元。
“全省法律援助受理窗口近5000个,哪里有农民工,哪里就有法律援助工作站(点)。”河南省司法厅法律援助工作处负责人介绍说,今年,该省财政将安排1800万元专款用于县市区法律援助工作,预计全省法律援助经费投入总额会突破1亿元。 (记者余嘉熙 通讯员冯国鑫)
·安徽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讨薪9256万元
·《太原市法律援助条例》即将施行
·司法部:去年我国办理法律援助案超115万件
·青海召开“1+1”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工作座谈会
·郑州:今年全市拟新建50个法律援助点
·山西省全省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建设研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