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简称“省司法警校”)创建“江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并同步推进创建“江苏司法行政培训学院”(简称创建“两个学院”)工作奏响了学校跨越发展的激越序曲。
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正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历程。
梦想寄托追求
创建“两个学院”,不仅是时代赋予学校的责任,也是几代警校人和江省司法行政系统广大民警职工的梦想和夙愿。
近年来,省司法警校始终将学校“三大基地”——人才培养、民警培训、监狱理论研究的建设,放在全省政法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提出了“奋力创新、再创辉煌”的警校梦。
“警校要按照‘一个拓展、三个提高’的思路,拓展培训内容,全面服务全省司法行政工作‘四个全覆盖’工作体系建设;提高教学实战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层次,全力推进学校转型升级”。去年教师节,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兼省监狱管理局第一政委柳玉祥同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姜金兵同志亲临学校慰问教职工并开展学校工作调研。在学校领导班子座谈会上,柳玉祥厅长提出了以“一个拓展、三个提高”推动学校“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之后不久,省厅、局党委从江苏司法行政工作未来发展和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作出了创建“两个学院”的重大决策,明晰了学校发展的新定位和新目标。
奉献体现价值
创建“两个学院”,为全校教职工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重大的机遇和平台。去年以来,学校党委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推进学校跨越发展相结合,始终把开门搞活动、开门听意见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方法,及时把教职工的建议和良好意愿上升为全校的意志,转化为改进工作、提升效能和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具体行动。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超前谋划、主动设计创建“两个学院”的实施方案,自觉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领导品质,转化为谋思路、促发展的能力水平。
全校广大教职工把敬业奉献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立志后发赶超,团结一心,奋起直追,“三大基地”建设拉开了全面发展、加速发展的快节奏。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滚动修订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编写循证矫正等内容的教材15部,2013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7%以上。学生警务化管理和人文化教育进一步融合,着力培养学生忠诚有担当的品质,举办班主任论坛,试行共青团推优工作,建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学生无偿献血义举受到镇江电视台等媒体的报道;培训工作进一步拓展,2013年,先后举办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司升督、军转干、新录用民警、全省法制宣传和社区矫正等计17期,培训2400余人次。
科研创新能力明显加强。成立监狱发展研究院,建立9个研究中心,成功承办全国监狱系统“循证矫正论坛”;创刊《司法警官学界》,出刊4期;举办“独角兽”“讲堂、沙龙、说吧”等活动9次。全校立项课题53项,课题立项、发表论文、学术获奖数量均创历史新高。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被省委政法委聘为第一届法律专家1人,新评聘副教授4人,评选出11名教学名师、标兵和能手。
去年以来的实践证明,创建高职学院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众望所归,是全校教职工拼搏进取、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更是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现代高职校建设的必然选择。
思路决定出路
今年1月14日,学校召开了2014年工作务虚会,就如何破解发展中的现实难题和如何布局未来等专题,发挥“头脑风暴”,聚智慧、集良策。“推进两个学院创建工作,要求全校上下树立五个意识,即机遇意识、担当意识、创业意识、大局意识、问题意识;要用实际行动深入探索和把握高职教育规律,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规律,学生成人成才规律,优化教育环境的规律,素质决定未来的规律,学生阶段性成长的规律。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地奋斗,才能不断提升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学校在高职教育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实现后发赶超的目标。”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晶研究员的发言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号召力。
副校长钱长俊以“顺势而为”为题,阐述了如何从时势、造势和作为、行为等方面为推进学校创建工作推波助澜。“今年,我们要完成创建江苏司法行政培训学院的第一阶段目标。”副校长许国忠的发言,直指创建江苏司法行政培训学院存在的优势和困难,明确提出了拓展培训工作的新思路。副校长董一旻围绕建设现代高职校后勤服务模式,提出了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和将来新校区在建筑、环境功能设计上的构想。
“高职学院创建必须落实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行动中,必须加强学校发展前瞻性的战略规划,以更为超前的眼光,抢先布局未来学科方向;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学术、行政管理体系,推进现代高职制度建设;必须建立科学的资源配置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刘立新和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胡配军,他们的观点不谋而合。“实现后发赶超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发展竞争意识,用高职学院的标准来衡量各项工作、来要求教师员工,全面推进学校体制机制重构和再造。同时,我们必须抓住师德塑造、业务提高、结构优化、人才强校这四个重点,努力在师资组织设置、中层干部结构优化、绩效考核和校园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副政委朱伟的发言充满了真知灼见。
务虚会成了推进学校创建工作的务实会,全校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围绕创建“两个学院”这一重大命题,选择了“核心竞争力培育”“工作效能建设”“建立教代会提案制度”“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发展战略”等主题,一一发言,有实证分析、有理性思辨,也有前瞻性思考,大家议思路、谋战略、提措施,激发争先热情、弘扬担当精神。
改革激发活力
改革很多时候是解决问题的倒逼,是一种求新求变的精神动力。面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激烈竞争和高职学院创建的高标准严要求,省司法警校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全校将以“改革年”为载体,对照高职院的建设要求,对标找差、全面争先,强力推进创建步伐。
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以实现内涵发展更强。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引领,有序建立教学评估专家组和教代会,设立向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的督导工作制度;丰富警务化管理内涵,配优人文化教育,大力促进各种管理要素向教学中心流动。
推进培训工作拓展,实现服务领域更宽。突出“四个全覆盖”培训重点,努力拓展监狱系统外部的培训市场;积极推进教官制,选聘校内优秀教师充实师资,完成对锦苑宾馆和现有阶梯教室的装修改造,实现服务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巩固科研强校基础,实现创新发展更活。完善监狱发展研究院的职能配置,充分发挥独角兽学术品牌效应,选派教师出省进行教学互访活动;拓展政教类和教育管理研究类课题,积极申报专业主干课程和省部级规划教材的编写项目,加强与行业单位的科研合作,做到教学改革、培训工作延伸到哪里研究就跟踪到哪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发展保障更优。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广大党员教师要按照“学校升格、教师首先要升格”的理念,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规划,明确自身专业发展定位、目标追求定位,积极投身创建工作实践;不断优化“双师型”结构;扎实推进“名师工程”,推行绩效管理考核,突出效能导向,组织开展新一轮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工作,推动学校文化建设,规范学校形象标识,加强学校品牌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