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全国73家基层法院试点司法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

2014-02-28 09:00:1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记者今天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自2008年全国法院启动涉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试点工作以来,试点法院从9家增加至73家,共发出人身安全裁定超过500份。人民法院收到人身安全保护申请后,确认存在家庭暴力危险,如不采取保护措施将使受害人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损害的,一般会在48小时内(最快当天)发出裁定。

    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指出,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一般包括禁止被申请人殴打、威胁申请人或申请人的亲友;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申请人,或与申请人及可能受到伤害的未成年子女进行不受欢迎的接触;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生效期间,一方不得擅自处理价值较大的夫妻共同财产;有必要并且具备条件的,可责令被申请人暂时搬出共同住处;禁止被申请人在距离申请人住处、学校、工作单位或其他经常出入场所200米内活动,必要时,责令被申请人自费接受心理治疗;为保护申请人及其特定亲属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原则不支持加害方抚养子女

    考虑到家庭暴力行为习得性特点,家庭暴力案件中,如果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未成年子女原则上应由受害人直接抚养,受害人没有基本生活来源保障或患有不适合直接抚养子女的疾病除外。这是记者今天从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介绍,在李金诉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离婚一案中,尽管李阳经济实力雄厚,李金是全职母亲,承办法官考虑到李阳有施暴倾向,将3个子女的抚养权都判归李金,判处李阳按每人每年10万元的标准支付抚养费,至子女分别年满18周岁时止,较好贯彻了儿童最佳利益原则。

    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家庭暴力受害人需要治疗的、因家庭暴力失去工作或者影响正常工作的以及在财产利益方面受到不利影响的,分割财产时应得到适当照顾。受害人向加害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资金支持,或支持加害人开拓事业而牺牲自己利益的,无论当初自愿与否,如这种牺牲可能致受害人离婚后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收入减少、生活条件降低的,财产分割时应当获得适当照顾。

    尽可能用禁止令避免再施暴

    记者今天从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最高法要求对家暴施暴被告人尽可能同时适用刑事禁止令,以避免和减少家庭暴力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据了解,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在作出判决的同时,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实践中,根据家庭暴力隐蔽性的特点和规律,只要原告提供证据证明受侵害事实及伤害后果并指认系被告所为的,举证责任就转移至被告。被告虽否认但不能提供反证的,法院可以推定被告为加害人,认定家庭暴力事实存在。

    据介绍,禁止令试点5年多,尚未出现被推定施暴的被告就推定提出上诉的案件。2011年,部分试点法院家庭暴力司法认定率从普遍低于8%上升到29%以上,之后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反家暴统筹联动机制将建立

    记者今天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人民法院近年来不断加大涉家暴案件人身安全保护力度,包括对受害人联系方式保密,对受害人实行保护性缺席庭审等。

    据了解,人民法院加强对涉家暴受害人有关信息保密,特别是不将受害人行踪及联系方式告诉加害人,以防止加害人继续威胁、恐吓或伤害受害人。对有证据证明存在家庭暴力且受害人处于极度恐惧之中的,正常开庭审理可能导致受害人重新受制于加害人的,或者可能使受害人的人身安全处于危险之中的,可以应受害人申请,单独听取其口头陈述意见并接受其提交的书面意见。开庭时,其代理人可以代为出庭。

    据悉,最高法将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试点法院,牵头联系当地检察院、公安、司法、妇联等相关部门,探索建立反家庭暴力统筹联动机制。将从妇联、工会、社区基层组织等单位推荐的人员中选择人民陪审员参与涉家暴案件审理,聘请心理咨询师对受害人进行心理导护,对加害人予以心理矫正,以期形成多部门合作局面,共同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最高法首邀网友参加发布会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再出新招”,一名来自人民网的网友获邀参加新闻发布会并获得提问机会。在发布会现场,她举手提出问题“被害人遭受家庭暴力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最高法刑一庭副庭长薛淑兰回答了她的问题。

    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在谈到为何邀请普通网友参加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是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重大信息、联系沟通人民群众的平台。在借助全媒体形式播报新闻发布会内容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与信息受众的即时互动,是不断提高新闻发布质量、提升司法公开信息传播力、影响力的发展方向。这次邀请普通网友参加新闻发布会,让网友亲身感受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的氛围,第一时间了解重大司法信息,并有机会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使网友对司法信息有更加深刻、真切的感受。此举是最高法大力推进司法公开、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权的又一探索。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最高法将出台涉家暴刑事案件规范性文件
·最高法:反家暴司法解释力争今年上半年出台
·最高法:反家暴司法解释力争今年上半年出台
·防止家暴的法律
·跟随民警回访家暴案件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