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北京市司法局获悉,为全面实现“法律服务村居行”的转型升级,北京将按照“一年推试点、两年全覆盖”的工作部署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到今年底全市40%(2624个)村居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到2015年底,剩余60%(3937个)村居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最终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据称,这是北京首次启动全市村居法律顾问制度。
据介绍,北京将建立健全定期服务制度、限时服务制度、工作记录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和教育培训机制,逐步推进“一村一居一律师”向“一村一居一法律顾问”模式的转变,形成以律师为主体、其他法律服务力量为补充,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村居社会治理的公益法律服务新格局。
村居法律顾问将采取定点、入户、网络和会诊相结合的方式,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作为宣传员、咨询员、调解员和培训员的作用,围绕村居委会公共管理和村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法律问题“讲询调训”;协助村居委会订立、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和管理规定,提供社区(村)建设和社区社会治理方面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意见;围绕“法治社会”建设和村居民生活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法制宣讲,教育村居民遵纪守法,依法监管村居社会事务;代写法律文书,围绕邻里纠纷、婚姻家庭、老人赡养、房屋拆迁、财产分割、遗产继承等各类法律问题答疑释法;协助司法所、村居委会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就地调解矛盾纠纷;培训基层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的法律业务和技能,提升其工作能力,服务当地和群众。
据统计,近两年来,北京市5000余名律师与村居结对子,共举办法制讲座8266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25825人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123459份,代写法律文书12235份,参与调解各类纠纷15015次,提供法律援助8581件,担任法律顾问825家对村居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开展培训1114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