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如东公安服务群众步入“微时代”

2014-02-27 10:52: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近期想去韩国旅游,我能独自去办出境手续吗?需要带什么证件?”2月23日,大学生张庆海告诉记者,这是他给江苏如东公安微信发的一条消息,不到5分钟就得到民警详细的回复。

据了解,“微信办公”已成为如东公安与市民沟通的新平台,每一个派出所、交警中队、刑警中队都有一个“微信公众账号”。在这个手机微信用户量不断攀升的“拇指信息”时代,如东公安紧跟潮流,巧用微信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私聊、多人群聊等强大功能,开辟出一条科技主导警务、服务群众的新路。

处警“定位”,一分钟锁定报警人位置

“影响出警速度和处警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无法快速获悉报警人的准确地址。”如东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石文权介绍,报警人身处危险境地、陌生路段,又遭遇天黑或者附近没有明显标志,都会影响报警人对所处地址的描述。如东公安开通警务微信定位功能,有效解决了报警人道不明地址的“顽疾”。

“有个老人貌似中风了,快来救人啊!”1月21日夜里11时,如东县公安局栟茶派出所在该所微信公众平台上收到这样一则报警信息。具体情况如何?民警赶紧向这名微信网友询问,对方很快以文字回复:“我在去栟茶市场的路上看到一个老人,站在河边,浑身发抖……”此人打字挺快,就是怎么也说不清老人的具体位置。民警问:“能否发送位置过来?”一分钟后,定位信息通过微信平台传了过来。

有了明确地址,值班民警很快赶到现场。原来,一名年过八旬的老人落水了,站在岸边瑟瑟发抖。民警将其带回了所里,为他换上干净的衣服,连夜将落水老人送回家中。

现场“自拍”,轻微交通事故联调快处

“你好,我是如东县交通事故联调中心,你所拍摄的照片我们已收到,请将车辆撤离现场,并按照我们的提示操作。”2013年12月30日上午,市民小徐驾车行驶至县城掘港丁棚桥时与王小姐的汽车碰擦,双方车辆轻微受损。

惊魂未定的王小姐首先想到了拨打报警电话,简要叙述了事故情况后,接警员详细询问双方对事故责任的看法和损失情况。根据接警员的要求,王小姐用自己的手机对事故车辆前后全景、碰撞痕迹特写以及双方的驾驶证、行驶证照片进行了拍摄,然后发送给如东县事故联调中心的微信平台上。两分钟后,王小姐的手机就收到上述短信回复。

交警不出警也能撤现场,王小姐将信将疑,为慎重起见,她再次拨打电话求证,接警员告诉她这是交通事故联调中心为方便当事人、快捷受理事故,刚开通的服务。

据了解,为避免交通堵塞,2013年10月,如东交通事故联调中心利用微信平台推出了“轻微道路事故快速处理服务”。对无人员伤亡,各方车辆财产损失均在2000元以下,或者一方车辆财产损失超过2000元、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成因没有争议以及其他符合规定的情形,均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受理。开通两个多月,已通过微信受理、处理交通事故200余起。

扫扫“二维码”,警察到身旁

1月23日晚,如东刑警七中队“微信公众账号”收到好友“会飞的星”发来的消息:“隔壁老陈家的儿子回来了。”收到信息的侦查员立即赶赴袁庄镇某村,抓获了涉嫌敲诈勒索被上海公安机关网上追逃的陈某。

在去年第4季度向群众汇报工作时,刑警七中队的民警了解到,部分群众在遇到一些不良现象、邻里纠纷、破案线索时,不方便或不愿意公开身份与民警进行交流,原有的警务微博必须上线才有提醒,且无语音功能。为此,该中队侦查员想到,利用微信私聊,既可以保护当事人隐私,又可以迅速传递声音、文字、图片,即使民警不在线,照样可以收到离线消息。微信的“点对点”信息传播帮助捅开了这层阻碍警民沟通的“窗户纸”。此外,如东经济开发区、洋口派出所民警利用警车巡逻契机,在车身贴上派出所微信 “二维码”,在辖区KTV、酒店、网吧、餐馆、电梯间张贴“二维码”,在辖区征集粉丝。公安微信自去年10月开通以来,吸引了4000余名粉丝关注,发布防范预警、警务咨询等“漂流瓶”43条,收到群众求助21条,获取举报线索3条。(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曹钰华 徐 石)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江苏如东四必查严管消防“李鬼”
·江苏如东“老乡调解队”化解矛盾纠纷106起
·江苏如东破获首例环境污染案
·江苏如东检察:精心打造“6+1”预防教育阵地
·江苏如东:在线查询方便了投标人
·江苏如东普法新阵地解决群众大问题

·江苏如东普法新阵地解决群众大问题
·江苏如东:大门前建了预防职务犯罪主题公园
·江苏如东:社区警务室解决大问题
·江苏如东检察院为未成年矫正对象定制四个一
·江苏如东“微警务”贴心护平安
·江苏如东八项举措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