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预防职务犯罪重质量出精品效果"看得见"

2014-02-27 08:21: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逾七成预防调查获党政一把手批示

  北京预防职务犯罪重质量出精品效果“看得见”

  记者2月26日从北京市检察院获悉,2013年,根据“北京预防工作在质量、精品和预防效果上下功夫”的工作思路,北京市检察院着眼于预防成果转化,通过建立有效工作平台,确保预防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北京市检察机关各分院、基层院2012年共开展预防调查1654项,仅有17份预防调查报告获得区县党委政府一把手批示,占报告总数的1.02%;2013年,各分院、基层院虽然只开展了57项预防调查,却有43份获得区县党委政府一把手批示,占报告总数的75.4%,促进相关行业领域完成制度建设60余项,行业整改27项。

  “变化得益于市院党组对预防工作提出的‘防错助对’工作理念,将预防工作从重数量引导到重质量上来。”北京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处长杨淑雅说。

  为提高预防调查质量和工作效果,北京市检察院于2013年1月制定了《预防调查工作标准和要求》等规范性文件,明确工作标准,注重预防成果转化,倒逼预防调查扎实开展。

  变化也发生在案例分析工作上。2012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反贪、反渎部门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520余件,各院预防部门共上报案例分析2307份。2013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案例分析工作标准和要求》,对案例分析范围进行限定,同时还要求扩大案件分析工作外延,为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提供鲜活素材,加强成果应用和展示,提高反贪、反渎部门侦查终结案件的社会预防效果。

  以《案例分析工作标准和要求》为指引,2013年,北京市检察机关预防部门彻底改变了案例分析工作“高产低质”的局面。全市反贪、反渎部门当年共立案370余件,各院共上报案例分析报告321份。记者发现,数字虽然下降,但质量却大幅提升,多份案例分析报告转化成各单位制度建设,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案例分析数据库。(见习记者许一航)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PM2.5让心肺受累 北京主要污染来源七种
·PM2.5让心肺受累 北京主要污染来源七种
·北京启动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已过百小时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1998年2月25日至26日:中共十五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北京拟对地铁内饮食吸烟等不文明行为处罚引关注

·北京拟对地铁内饮食吸烟等不文明行为处罚引关注
·北京着力规范政法队伍管理监督制度
·北京公证办证量增加28.41%
·北京海淀法院审理全国首例视频侵权网站刑事案件
·北京:电子站牌亮相 显示到站时间
·北京:铁路春运查获违禁品7.7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