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公安机关3月起集中力量打击“两盗一骗”
10个月专项行动剑指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屡打不绝,已成“社会顽疾”,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为了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民生,省公安厅决定,从今年3月起到年底,开展为期10个月的打击“两盗一骗”犯罪专项行动,用破大案的手段和方法集中力量破民生案件,最大限度压降发案率,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2月25日,省公安厅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对全省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两盗一骗”犯罪专项行动进行动员部署。副省长、公安厅长王立科要求全省公安机关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坚持民意主导警务,积极回应、深入整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反映突出的犯罪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公平正义、公共服务的新期待,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两盗一骗”占侵财类案件比重超5成,百姓反映强烈
据省公安厅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江苏命案发案率逐年下降,破案率连续多年超过95%,八类严重犯罪案件破案率超过90%。
去年,省公安厅党委审时度势,在继续对严重刑事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前提下,将着力点放在“民生”二字上。去年11月下旬至今年1月底,全省公安机关扎实开展冬季突出治安问题区域性打击整治行动,共破获侵财案件19889起,同比上升9.3%,侵财案件发案环比下降9.8%;全省共举办返还涉案财物活动698场次,发还各类车辆6900余辆、手机1221部、黄金首饰8.5千克、现金4779万余元。但侵财性案件仍处于多发态势,其中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占侵财案件比重超5成。这三类犯罪面广量大,特别是入室盗窃容易转化成杀人、抢劫等恶性案件,电动车被盗直接妨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上升势头较猛,容易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群众对此反映强烈。而这三类犯罪中大多是新型犯罪,很多是跨区域流窜作案,仅靠市、县公安机关孤立开展打击预防有些难度,为此,省公安厅顺应民心民意,整合警种、部门和地区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行动,在全省发动攻坚行动,重拳打击“两盗一骗”犯罪。
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打击三类犯罪同时出击
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负责人对记者说,专项行动中,江苏警方将三线出击,同时打击“两盗一骗”犯罪,并根据三类犯罪特点,有针对性地各有侧重,分类施策。
对入室盗窃犯罪,针对其流窜作案、系列作案和地域性团伙作案特点,通过组织系列案件侦破会战、挂牌督办重点案件等方式,坚持以破案打击和挤压犯罪空间为主,力争迅速破获一批系列案件,打掉一批经常流窜江苏和本地的区域性团伙,同时推动社会面防控措施的落实,有效防范案件发生,提高现场抓获率,主动发现查获犯罪,遏制和减少发案。对盗窃电动车犯罪,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系统治理、综合施策,开展集中破案打击攻势。把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地各部门各警种,打掉盘踞一方的“盗收销”团伙和累犯、惯犯、职业犯,增强严打震慑效应;对旧车交易市场和车辆维修点、收旧人员实行“网格化”清理登记,落实日常监管和检查措施;加大对赃车的追缴力度,查处收销赃违法犯罪,查堵犯罪销赃渠道。对网络诈骗犯罪,把破案打击、技术防控、银行拦堵和防范宣传有机结合,多管齐下,提升打防管控工作水平。省公安厅要求,打要打得准,各市要落实专门力量,以专业化队伍应对高科技犯罪,对一批重大案件、系列案件开展攻坚,提高破案效率和办案质量,带动破案打击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继续全面实施“打出去”战略,向外派驻工作组,密切跨区域协作配合,打源头;防要防得住,积极构筑拦截平台,改进和完善技术对抗功能,更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境外电信诈骗的袭击,并集中开展针对性防范宣传,充分利用大众媒体、手机短信、网络宣传以及上门宣传等形式,使防盗防骗知识宣传到家喻户晓。
用破大案的手段和方法破侵财案,汇聚民力民智让犯罪分子无处藏身
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的探索实践为打击防范“两盗一骗”犯罪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特别是破大案的科技手段在破“小案”上的普及应用,为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专项行动中,全省公安机关将广泛运用科技手段,对民生小案发动猛烈攻势,保持持续高压态势,做到大案不放过,小案不放松。警方同时呼吁广大群众提高防范意识,做到规范交易、拒买“黑车”,做到不贪小便宜、不轻信、不上当,不被电信网络诈骗的花招迷惑,并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只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专项行动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省公安厅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打击“两盗一骗”犯罪专项行动,力争在解决侵财犯罪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社会大局稳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努力实现“两盗一骗”犯罪破案率和打击处理质效明显提升,发案数明显降低,社会治理和管控能力明显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高,为今年南京青奥会顺利召开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完善立体化、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平安中国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特约记者 沈宫轩 记者 李海明)
·江苏检察微电影全国获奖
·江苏实现市县两级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综述
·江苏南京司法建设实战服务型机关
·江苏全面推行派驻式“公调对接”
·江苏靖江:群众直评乡镇检察室工作成效
·江苏江阴构建专门机制帮教“问题少年”
·江苏江阴构建专门机制帮教“问题少年”
·江苏无锡消防开辟网络宣传新阵地
·江苏太仓法院首次淘宝网拍
·江苏常州公安坚持民意导向
·江苏淮安淮阴启动院庭长办案机制
·江苏连云港法院五查五看五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