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彭文忠: 20载执行生涯守信念

2014-02-26 08:22:4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说起法官,人们印象深刻的往往是在法庭上挥斥方遒、敲槌定案的审判法官,相对而言,那些长年在外奔走的执行法官却显得默默无闻。然而在涉及执行的案件中,多数时候审判只是一个未完结的“逗号”,执行到位实现诉求才能给案件画上“句号”。

    就是在这样一个低调却又十分重要的岗位上,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彭文忠在基层法院一线默默奋战了24年。在这20余载的执行生涯里,他始终坚守着一个理念——“赢得群众的信赖、满意才是对法官职业的最佳褒奖”。

    彭文忠第一次在工作中落泪是因为一起14名老人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老人们利用空闲时间,为一家艺术品公司加工头巾,每条头巾的加工费仅0.6元。当加工费累积到1万多元时,该公司却倒闭了。当彭文忠走访时,老人们像看到救星似的紧紧拉着他的手,眼中充满了期待。“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些辛苦钱执行到位。”彭文忠这样告诉自己。

    “彭法官,你用不着多做工作,我跟你走,顶多被拘留15天。”被执行人的第一句话就说愣了彭文忠。原来,被执行人因为其他执行案件曾被拘留过。

    抗拒执行的情形彭文忠不少见,但没见过这么嚣张的。经过反复调查,彭文忠发现被执行人为躲避执行将一个厂房以自己一位亲属的名义对外出租。于是彭文忠辗转寻找他的亲属核实情况,此时被执行人再也无法抵赖,同意支付老人报酬。在送执行款时,看着老人们喜笑颜开的模样,彭文忠有说不出的欣慰。

    有人说“执行难,难于上青天”。面对执行难,彭文忠用“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来化解。他已经记不清这“四千”中包含了多少日夜、多少次苦口婆心的劝说、多少次执行线索的穷追猛盯。然而却始终清晰记得:“做执行法官,没有一份‘解题’的执著,没有一种奉献的精神,没有做好吃苦的准备,是做不好的。”

    回首20余载执行生涯,除了办结数以千计的案件,让彭文忠始终难以忘怀的是那些充满期盼的眼神和一声声的“谢谢”。“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为了群众的事儿,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这是彭文忠要求自己的信条。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