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余额宝被指“吸血鬼” 互联网金融底线在哪里

2014-02-25 11:24:3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青年报 

    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金融的论战在上周进入白热化阶段。

    有评论者将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指责为“寄生虫”、“吸血鬼”、“无底线”。而支付宝则以调侃的语气发布了一条长微博,以究竟谁推高社会融资成本为题进行反驳。

    存款大搬家?

    提到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绕不开支付宝和余额宝。

    2004年12月,网购的兴起催生了支付宝。买家支付的货款先沉淀到支付宝账户中,收到货品后,支付宝再将货款支付给卖家。10年前,没人能想到,作为保障买卖双方利益的第三方担保支付的平台,支付宝能在中国的金融领域掀起大风大浪。

    2008年8月,经过4年的发展,支付宝用户数达到1亿,但从1亿到两亿,只用了10个月。截至2012年12月,支付宝注册账户突破8亿,日交易额峰值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就在那时,传统银行对支付宝还没有太多的警惕。半年后情况发生变化,2013年6月13日,支付宝平台推出余额宝,用户可以通过该产品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实现账户资金的收益。

    正如余额宝的口号——会赚钱的支付宝,仅仅半年的时间,余额宝就为用户累计发放收益17.9亿元,客户数达到了4303万。到了今年元宵节,余额宝的资金量一举达到4000亿元的规模。而按照央行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银行间债市全年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也就3500亿元。

    业界的担心是,储蓄是否开始大搬家?

    央行2月15日发布的报告说,1月,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了9402亿元,这是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央行的报告并未披露这些资金的流向,但很多分析师都认为,一部分资金搬家到了余额宝。

    国内一家大型商业银行风险部门的经理告诉记者,余额宝刚出现的时候,还只是手头没有多少钱的年轻人在用,但半年之后,大爷大妈在银行的存款开始减少了。

    早在去年9月份,国内一家商业银行就曾开会讨论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此后,互联网金融成了每次开会必不可少的议题。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货币基金市场异常火爆。中国基金业协会2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货币基金规模大增2054亿元,增幅高达27%,总规模逼近万亿元大关。

    为余额宝用户们赚钱的天鸿基金已经成为国内基金管理业的龙头老大。这种超速成长的成功让众多基金公司眼红,开始纷纷寻找有价值的网站合作,市场上,模仿余额宝的各种“宝”已不下20个。

    而除了类似余额宝这样的货币基金,互联网所催生出的众筹、P2P小额信贷(个人对个人的信贷)等新型金融工具也在迅速地吸引银行存款大搬家。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