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开军强调全面加强双语诉讼服务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全省法院配赠《汉藏对照诉讼指南》
2月20日,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举办《汉藏对照诉讼指南》首发暨配赠仪式,向全省各级法院配赠《汉藏对照诉讼指南》系列手册。该《汉藏对照诉讼指南》共分人民法院受案范围、诉讼风险提示、案件举证须知、民事案件审判流程、司法救助等10余项内容,并以汉藏对照的形式,分别制作成对折彩页,主要用于全省各级法院(包括人民法庭)免费供当事人和广大藏族群众学习使用。既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体现宪法法律精神和党的民族政策,又能够帮助藏族群众提高诉讼能力,增强法律意识,在广大藏区深入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省高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董开军强调全省法院要积极推广使用好《汉藏对照诉讼指南》。把它作为桥梁,拉近、缩短与藏族群众心路历程,使法律规定、党的民族政策、人民法院司法为民举措,能够真正起到帮助藏族群众诉讼,保护其权利的作用。
董开军要求全省法院从加强双语诉讼审判制度理论研究、探索完善双语翻译管理工作、建立全省法院汉藏双语翻译人才库制度、加快在青海建立汉藏双语法官培训基地、继续发挥国家法官学院青海分院培训主渠道作用等五个方面,全面加强双语诉讼服务。要始终把依法开展好双语审判工作和提供好双语诉讼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要着力加强对双语诉讼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支持国家法官学院青海分院的双语法官培训工作,采取形式多样的措施,服务藏区基层群众,不断推进双语审判工作的全面开展。
近年来,省高级法院高度重视汉藏双语法官培训工作和推动开展双语审判工作。自2009年起,已连续5年举办汉藏双语法官培训班,共培训双语法官 260人(次)。青海法院的双语法官培训已在全国法院教育培训工作中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我省藏区法院汉藏双语诉讼已基本实现常态化。全省39个藏区中级、基层法院,已实现每个法院至少有2名双语法官。实现了为双语审判活动提供基本的双语翻译服务。每一个双语诉讼案件都能保证有1名双语法官参与审理工作;主审双语法官基本实现用藏语或双语对照全程审理案件;双语翻译质量、准确性有较大提高;双语裁判文书制作翻译能力得到提升;甚至有条件的法院实现了双语庭审全程记录。
2012年4月编译出版了全国法院首部《汉藏对照法学词典》,对推动法律诉讼术语规范翻译和开展双语审判工作,弘扬藏族法律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积极的影响。此次组织编译《汉藏对照诉讼指南》,是全省各级法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成果,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推动双语审判工作公开透明的又一重要举措。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办 文\袁有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