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内蒙古

内蒙古未管所:探索社会化教育改造

2014-02-24 09:51:2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内蒙古法制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改造质量年活动,推动教育改造上台阶,内蒙古未管所党委按照监狱局提出的“使罪犯的刑期变为学期和实习期的要求”,积极探索利用社会资源来推动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提升。2013年2月,引进由自治区团委主管、自治区民政厅备案的民非组织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未管所成立晨曦工作站,开展晨曦引航项目。并确定在一个未成年犯管区进行探索实践。针对未成年犯这一特殊群体,晨曦引航项目以五个维度开展服务,一是心理矫治服务、二是行为习惯培养服务、三是树立阳光心态服务、四是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五是链接资源帮扶就业服务。

  一年来,该站共为218名未成年服刑人员提供定向服务,其中包括团康活动8次,爱心剧场2次,礼仪课3次、手工课1次、文艺汇演2场、访谈28人、个案服务60人、开展兴趣小组社团、我爱合唱等活动,共服务1600多人次。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社会化教育的探索:

  一、开展“爱伴你我”团康主题活动。针对服刑人员在生活上、学习上以及劳动改造中出现的人际交往的困惑、兴趣爱好不明确等常见问题进行辅导。在主题活动中,设置了“成长我伴你”、“奉献与接纳”、“我有一个梦想”、“朋友谢谢你”、“超越梦想”等团队融链、人际沟通项目,使服刑人员进入深层次思想道德观念的自我反省和内化体验。通过这一系列主题活动,服刑人员之间互相帮助改造的现象增多了,日常摩擦减少了;主动向民警进行思想汇报的多了,违规现象减少了,普遍能够自觉接受民警的日常管理,抗拒改造的情况明显减少。

  二、开展兴趣社团活动。社工人员运用他们的专业特长根据服刑人员的兴趣爱好分别成立了手工、唱歌、舞蹈、乐器等兴趣小组,利用每周一次的活动对他们进行集中学习培训,让兴趣和爱好成为他们改造的一种精神支柱。

  三、开展个案访谈。充分利用所部心理矫治七室的资源,社工人员在管区民警的协助下,全年共对65名在管区中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的服刑人员开展个案访谈。通过“专兼结合、分类矫正”的方法,对服刑人员提供心理服务,并在访谈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分别开展“心灵氧吧情绪支持小组”、“彩虹桥人际沟通小组”、“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心发展小组”这三个同质类型小组。通过近半年的跟踪服务,经专业小组评估,在这65名服刑人员中,有97%的学员了解到了什么叫做情绪以及情绪的特点,90%的学员找到了正确控制情绪的方法,75%的学员能够对自身的情绪做出正确的判断,79%的学员能够理解与尊重别人的行为,学会了与别人共同生活与相处。

  四、开展青春动力文体活动。为丰富服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弘扬文化精神,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晨曦站社工人员依托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举办了“青春之路沐浴阳光”系列文艺汇演,“晨曦引航明志改造--一战到底知识竞赛”、“法治在心中、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法律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的举办营造了良好的改造氛围,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让服刑人员感到了党和政府、社会各级组织对他们改造生活的关注和希望他们重获新生的殷切期盼。

  通过晨曦引航项目一年来的精细化实施,对提高未成年犯教育改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一项效果很好的社会化教育实践,应继续在教育改造的深度和力度上拓展更大的空间。2014年未管所将继续与晨曦站进一步深化晨曦引航项目,采取政府购买的形式,拓展晨曦引航项目,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在监狱这一特殊领域推进社会化教育工作,不断提升未成年犯教育改造质量,为构筑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做出应有的贡献。(张素亮乔燕)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视频]内蒙古:警方摧毁诈骗团伙
·内蒙古强化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
·内蒙古包头东河为棚户区群众平安搬迁护航
·内蒙古检察去年查腐1375人
·内蒙古赤峰松山三措并举备战元宵节交通安保
·内蒙古检察机关去年查办职务犯罪857件

·内蒙古检察机关去年查办职务犯罪857件
·内蒙古消防成功处置溶剂油公司储罐爆炸事故
·湖北内蒙古警方依法查处传谣网民
·内蒙古包头检察试水大部制分类管理
·内蒙古高院: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内蒙古:扎实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