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官方微信 “未检之窗”重互动

2014-02-20 14:46: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北京检察网 

    “滴答、滴答”,微信提示音不绝于耳。随声寻去,原来是负责管理“未检之窗”微信平台的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未检处检察官正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与微友们进行互动交流。

    “得知贵院开通‘未检之窗’官方微信,我们第一时间就关注了,看到你们每一期精心的栏目设计与典型案例更新,能让我们在新媒体运用方面获得不少启发。目前,我们在办案中遇到了一点小问题,经过讨论,也没能拿出一个明确的意见,我就想试着向你们请教一下。”2014年1月4日,外省检察院给“未检之窗”发来了一条微信。在这条微信里,对方并没有提出想要咨询的问题,经反复联络才得知,原来他们是抱着尝试的态度,看看“未检之窗”是否真正能够实现互动。

    “您好,您能够详细说说吗?”东城区检察院“未检之窗”管理员第一时间给予了回复。很快,对方检察院便发来消息:“太好了,你们回复得太及时了!我们正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抢劫案,对这起案件的定性到底是抢劫、抢夺还是寻衅滋事产生了几种意见,希望得到贵院的帮助与支持。具体案情是……”

    微信管理员将问题进行系统归纳整理后向处长汇报,经处长指示,再将问题梳理并改写成案例分析材料发到处室干警手中,以备集体讨论。材料上注明了“来源于‘未检之窗’官方微信”,以提示干警要对该案例加以关注.

    经过集体讨论,管理员形成一份意见稿,然后再以“未检之窗”的名义将结论留言给提出问题的检察院。就这样一应一答,双方利用“未检之窗”这个平台,增进了检察业务交流。

    这就是“未检之窗”的工作剪影,轻松的交流氛围与高效的问题反馈并存。其实,每天“未检之窗”的管理员都要重复着这些工作――登录腾讯微信公众平台、收集留言、回复留言、整理问题、及时汇报、迅速反馈。

    收集到的问题自然是五花八门,有针对微刊内容提意见的,有咨询检察业务疑点难点的,有对未检工作给予鼓励与肯定的,也有一些怀揣着检察梦的年轻人向“未检之窗”讨教从业经验的……

    针对每天都要处理的各种留言,“未检之窗”设置了自动留言回复功能,给粉丝们吃颗“定心丸”,告诉他们“未检之窗”会持续关注他们的留言,并会及时回复。

    “未检之窗”官方微信是东城区检察院未检处利用新媒体平台创办的一个能够互动的检察业务联系窗口。除了业务上的交流,“未检之窗”同时也是检察机关与学校加强联系的一个有效渠道。前不久,北京市第125中学的老师浏览微信后给“未检之窗”留言,希望检察官能给学生们讲一讲微信中的真实案例。之后,检察官便以“微信里的故事多”为题目,结合近期办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采用ppt演示的方式为学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后来,同学们向“未检之窗”发来消息,他们对“蕾蕾说法”栏目中的案例非常感兴趣,深受启发,还向“微文共享”栏目推荐自己撰写的小文章,希望有机会也被刊登上去。

    自2013年4月开通以来,“未检之窗”已刊发77期,粉丝300余人,每一期微刊内容都会被转发分享。

    据介绍,“未检之窗”还会进一步根据粉丝们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更新与改版,设想利用现有条件增加“法制讲座教学版”和“检察业务理论研究”等版块,不仅让“未检之窗”的受众面更广泛,更要让“未检之窗”“动”起来。(王蕾蕾 郑馨智 )

[责任编辑:朱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