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福建漳浦:警地联动 200名戒毒人员再就业

2014-02-18 15:34:1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福建长安网 

  “谭警官,以后所里的蔬菜我全包了,你只管打个电话,我立马就送过来……”2月14日上午,漳浦县佛昙镇的杨志达开着一辆三轮车,里面装满了各种果蔬,冒着雨特意送到佛潭边防派出所,说是蔬菜种植基地今年的头茬收成,一定要把最新鲜的菜送给官兵们尝尝。

  说起杨志达,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杨志达30岁的时候当上爸爸,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四世同堂之家。就在那年,有几个朋友从广东“淘金”回来,他们穿着光鲜亮丽,身上洋溢着“时尚范儿”,杨志达不由得心生羡慕。

  其实,这些人并非在广东做正当生意,而是经常干些坑蒙拐骗的事,有的还吸毒,在广东欠下巨债后逃回老家。杨志达长期和这些“朋友”混迹在一起,不久也染上毒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原本家境还算殷实,慢慢地败落下去。家人多次劝说他戒掉毒瘾,哪知他根本停不下来,不但花光家里的全部积蓄,而且连房产差点都被卖掉。

  不得已,家人举报他吸毒,他被强制戒毒2年。出来以后,杨志达依然死不悔改,变相地向亲戚朋友骗钱吸毒,再次被送进戒毒所。

  去年年初,杨志达从戒毒所出来了,他身体十分虚弱,村里人对他见而避之。当看到年迈的双亲两鬓斑白,家里经常有人来讨债,杨志达特别后悔,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杨志达发现佛昙地区的土质特别适合搞大棚农场,就准备在村里搞个蔬菜种植基地,这一想法也得到家人的支持。说干就干,得先从筹集资金开始。曾经劣迹斑斑的他,再次踏进亲戚家里时,他心里直犯怵,不好意思开口,亲戚朋友也以各种理由婉拒借钱。

  没资金也没土地,加上四处碰壁,杨志达心灰意冷十分颓废。这时候,佛潭边防派出所民警谭长华向他伸出了援手,想当初也是这位警官亲手把他送进了戒毒所。

  谭长华在村里走访时,听说了杨志达借钱碰壁的事儿,当场就把这记在《民情日志》里,回到派出所就此事专门向所长做了汇报。

  所领导决定依靠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的力量帮助杨志达重建家庭信心。该工作站是佛潭边防派出所牵头成立的全省边防部队首个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理工作站,集戒毒康复、警示教育、帮扶安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如果杨志达真的洗心革面了,不但挽救了他自己和家庭,而且还可以把他作为一个典型,在辖区进行宣传发动,鼓励更多的吸毒群众重树生活信心,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出路问题。”谭长华在该所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分析会上说道。这一想法得到了佛昙镇领导的支持,把杨志达列为重点帮扶对象。

  谭长华找到了杨志达,把镇领导的意思传达给他,让他一定要有信心,重新融入社会和群众,自己谋划出路。在民警的奔波下,原本几个被杨志达骗过钱的邻居,同意了出租10亩土地给他搞建设,当初拒绝借钱的亲戚朋友后来也主动支持他。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农场终于办起来了。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该所积极与漳浦县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建立警民共建结对帮扶,定期为杨志达进行种植养殖技术、农科知识培训,给他送去栽培技术,传授科学种植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志达的农场获得了丰收,满园子的白萝卜、胡萝卜、洋葱、西红柿……然而,蔬菜销路不畅又成了问题。

  帮人帮到底。民警通过微博、微信和QQ等网络载体,帮助杨志达一起想口号打广告,联系外地货商到杨志达的农场进行采购,把作物精细加工增加附加值销售到超市。在民警的帮助下,蔬菜销售一空,杨志达如愿地拿到了第一桶金,并把欠下的债务一一还清。

  对于像杨志达这样的戒毒人员,佛昙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帮助其早日就业、稳定就业;对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戒毒康复人员,安排参加创业培训,鼓励其自主创业,还为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解决资金问题,为其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提供保障。目前,佛潭边防派出所人文关怀的244名吸毒人员中,有192人参与本地海产养殖,其余全部参与农业生产或从事海产品买卖。20名被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人员中,17人参与海产养殖,2人在企业务工。陈木河 徐国庆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福建厦门思明公安分局创新工作机制保障民生
·福建六五普法呈“五高”特色
·去年福建涉台公证业务居大陆首位
·福建高院以代表委员建议为镜改进工作
·福建三明消防在“清剿火患”战役中
·福建福清公安局把身边的警察英雄故事搬上墙

·福建福清公安局把身边的警察英雄故事搬上墙
·福建建阳:16年4任执行局长为了一个承诺
·福建六五普法呈“五高”特色
·福建石狮:一张条形码管好涉案财物
·福建建瓯警方圆满完成2014年春节安保任务
·福建宁化:三年11名在逃疑犯全部主动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