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公仆情 换得百姓心
——追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人民法院速裁庭法官李树华
2013年11月7日上午7时38分,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人民法院速裁庭法官李树华跟平时一样,提前来到法院。他要到一起借贷纠纷案件的被告家中再次做诉前调解工作。
7时43分,李树华打电话给正在上班路上的速裁庭庭长郑华飞,非常简洁地把这起案件的调解准备工作向他做了汇报。刚要放下电话,他身体摇晃了一下便倒下了,话筒被甩到一旁。
8时23分,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人员全力抢救,最终未能挽回他的生命,李树华的人生永远地定格在了49岁。
咬定司法梦想不动摇
1994年,30岁的李树华带着对法律的向往、对审判事业的无限敬仰,从广西龙口茶场监狱调至宾阳县人民法院,由一名狱警变为一名基层法庭的书记员。
而立之年的李树华如愿进入了魂牵梦绕的法院,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冲击司法考试,拿到法官资格,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审判员。从此,无论法庭工作多么辛苦,照顾好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后,夜深人静之时,他总是无暇顾及身体疲惫,坐在桌前拿起法律书籍读。李树华家的灯永远是关得最晚的一个。在宾阳法院,李树华是参加司法考试年纪最大的一个,他常跟年轻的干警调侃:“我比你们老,可我还是要考,我一定要考过。”
起早贪黑,要勤奋工作,也要刻苦学习,李树华啥都不愿意舍弃,他知道这非常重要。由于难得休息,他开始出现晕眩,一次体检时,他才知道,自己得了一种叫心肌炎的心脏疾病。
庭长强迫他住院治疗。谁知在医院,竟然闹出一段笑话。在病床上,李树华趁护士不在,偷偷从枕头底下拿出书来读。护士以为这个人是偷偷看小说消磨时间,一次蹑手蹑脚地靠近他终于把他抓了个“现行”!可是等她把书拿过来一看,她没想到这个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是拿着法律书在读。
功夫不负有心人,用心耕耘终于换来了丰硕收获,李树华实现了自己既定的目标,完成了广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的课程,并通过了司法考试,拿到了法律资格,成为一名人民法院的审判员。郑华飞和其他同事都说,李树华是法院里最勤学好问的人,一有新的法律法规出台,他总是迫不及待地拿来学,也是学得最透彻的。李树华常说,新时代法律知识更新很快,不学就跟不上司法需求的发展,就不能更好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李三哥和群众心贴着心
刚到新宾法庭担任书记员时,除了完成审判辅助工作,他还常发挥自己出身农村,年龄稍大,社会阅历比较丰富的长处,配合年轻法官做调解工作。别说,他一出马,调解效果就是好,也就是从那时起,当地群众和法院干警就喜欢把在家排行老三的李树华亲切地称为“李三哥”了。
1998年11月,当时与李树华同在新宾法庭的法官黄喆受理了一起邻里财产损害纠纷案。当事人双方黄某和程某是同村村民,也是邻居。程某在烧自家甘蔗叶时,不小心让火蔓延到黄某的果园,造成黄某一批果树被烧毁,黄某到法庭起诉程某,要求赔偿。黄喆担任本案主审法官,李树华担任书记员。案件开庭后,黄喆见双方当事人没有调解意向,考虑要对本案以判决方式结案。李树华建议:“双方是十几年的邻居,一直以来互帮互助,关系一直很好,这次发生纠纷,是因一时的意气用事,调解的基础还是有的,要不咱们先到双方的家里进一步试着调一下?”
黄喆和李树华第一次登门调解无果而终,原因是双方怨气太深。黄喆认为调的希望太小了。李树华安慰他说:“他们是心里有气,所以听不进去。我们要不要到他们的村里看看再说?”
黄喆有些疑惑:“到村里会有啥突破?”李树华憨憨一笑:“我知道他们村里有几个有威望的族长,咱们向他们了解了解情况或许有益。”果然,一个族长告诉他俩,程某眼睛有疾几乎失明,她和丈夫年纪都大了,家里仅靠种一亩多地维持生计,没有其他经济收入,子女们都在外地打工,家庭确实比较困难。他俩接着来到黄某家,单独做黄某的思想工作,跟他讲事实,摆道理,讲同村兄弟的情谊,讲助人为乐的美德,讲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谁料,黄某却说:“我家也并不富,还没有能力助人为乐,她程某一定要按实际损失赔我。”
看到黄喆为难的表情,李树华丝毫没有放弃调解的念头:“你给我10天时间,等我的消息。不成你就下判吧。”李树华深深懂得群众的心,他通过多方了解,还找到双方当事人的亲朋好友一起到各自的家中分别做工作,……三次、四次、五次……李树华的真诚和执著最终打动了黄某。他终于做出让步,同意程某一次性赔偿4000元。见黄某做出让步,李树华又马不停蹄地到程某家中做程某的工作。最终在李树华的真情感召下,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程某让在外打工的儿子寄回4000元赔偿给黄某,一起长达三年之久的邻里纠纷在李树华的坚定和执著下得以圆满解决。黄喆对李树华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敬佩不已。
2011年11月21日,南宁市法院系统首个小额速裁法庭——宾阳法院小额速裁法庭挂牌成立。郑华飞马上跟院领导敲定李树华作为他的副手:“有李三哥做搭档,我有信心做出成绩!”院领导非常赞同,因为李树华是全院干警公认的“德才兼备、业务过硬,具备较强的司法为民服务意识,能吃苦耐劳的审判员”,而且这个人一贯淡泊名利、任劳任怨,人品和精神令人钦佩。
果然不负众望,在速裁庭,李树华一如既往地投入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通过不断地探索,他运用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相结合的方式,归纳总结出了:亲情疏导法、说情反劝法、冷热适度法、情理感化法等调解方法,效果十分明显,在他所办的312件小额速裁案中,调撤占多数,当庭兑现高达68.3%,平均结案天数3天,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2012年底庭里又要报他当先进,又一次被他回绝:“我做的都是应该做的,还是把荣誉给年轻人吧。”
2012年6月,韦某向何某赊购建筑模版,货款4万元,到了还款期限,何某多次催讨,韦某却避而不见,何某只好诉至法院。李树华接案后立刻电话联系韦某,接着上门寻找,但始终未见其踪影。11月19日,李树华晚上来到韦某家里,把韦某堵得面红耳赤,只好答应第二天来法庭参加调解。可是第二天下班时间过了,韦某也没出现。李树华电话再次催他,他没接。李树华只得和何某离开法庭回家。路上,两人忽然看见韦某迎面走来,李树华马上喊住他。于是,借着街灯微弱的光亮,李树华和双方当事人站在路边,一边尽心调解一边仔细记录。李树华忘了今天在外地当兵的儿子回来休假正在家里等着老爸。时间飞快地过去,晚上10点多,终于使双方达成和解,握手言和。案子调成了,李树华蹬着自行车飞快地往家里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一屁股坐下,李树华才感到两腿发软,心跳急促。李树华就是这样一个工作起来不要命的“拼命三郎”。
2007年后有几年由于工作需要,李树华调到立案庭工作。立案庭的工作琐碎,但立案窗口却是法院工作中前沿阵地。李树华像对待家人一般对待来访来诉群众。他把在基层法庭多年工作的经验在这里发扬光大,化解群众矛盾,更好地便民司法。在工作中,李树华首先会观察不同当事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举动,然后用不同的语气语态面对他们,效果特别好。对待有困难的当事人,他春风化雨般地关心,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对待法律知识匮乏的当事人,他会耐心细致释法明理;对待文化水平较高的当事人,他肯于放低姿态,真诚沟通……这些使得他在立案调解、诉前调解以及判后答疑等方面工作中,表现突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广西安信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兴华对李树华的敬业精神赞不绝口:“李三哥接待每个群众都是一次性告知,和风细雨般地提醒当事人要注意哪方面,怎么写诉状,证据的搜集等等,让每一名当事人都感到满意,他的形象就是司法公信力。”
人民法官生命的丰碑
2013年9月26日,连续反复胸痛3个多月的李树华,又一次被送到县中医院诊疗。心电图结果显示:窦性心律不齐!医生当场就给他就办理了住院手续。中医院住院部内一科主治医生曾铖检查完李树华身体,表情严肃地问他:“为什么到现在才来医院,你这是拿生命开玩笑!”他还建议李树华到市里的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治疗,最好安装心脏起搏器,同时强烈要求他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减轻心脏的负担。
当时李树华淡淡一笑说:“大夫,我哪有时间住院啊,那么多案件等我去调解。这次我还是趁着国庆节假期将近,才想趁这次假期来检查的。”曾医生很不理解地反问他:“法院又不是就你一个法官?”李树华又笑了:“他们比我还忙。”
11月4日,李树华在单位安排下,到县人民医院做体检。经心电图检查结果为心肌供血不足!医生立即建议他到内科进行系统的治疗。已是49岁的李树华,近来的确感到力不从心了。院长覃军劝他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并为他联系好了南宁市的大医院,安排了病床,让他务必于11月9日周六去检查治疗。他一边感谢院领导的关怀,一边恳请道:“还有一个案子,当事人挺急,这两天我把它调解好就上医院,院长您放心,我的病我懂!”
然而,李树华那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再也没能坚持跳跃过11月7日。这一天,他心脏病突发,倒在了他挚爱着的工作岗位上。噩耗传开,全院悲恸。英灵远逝,长歌当哭,花圈层叠,挽联济济。出殡那天,宾阳县公安局、检察院等政法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社会各界特别是法庭所在乡镇社区群众纷纷赶来,肃立在初冬的寒风中,洒下感佩而伤痛的泪水,为这位无怨无悔献身审判事业的人民法官送行。人们在心里默念着“三哥”,回忆着他生前的点点滴滴,很多人抑制不住伤心,泪水夺眶而出。
很多当事人都无比感佩,李树华办案总是时时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总是像给自己最亲的人办事那样尽心;经办过的1200多件案子,件件体现出公平公正,件件让当事人服判息诉。李树华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无私燃烧着自己的生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钢铁般的意志和信念,托起了神圣的法律天平,实践了无悔的人生誓言!他用自己病弱的身躯谱写了一曲绚烂的生命礼赞!
噩耗传来,张方——这名跟别人有债务纠纷正等待李树华再次调解的涉案当事人,对自己以前的执拗懊悔不已,当即将涉案款项20000元转入法院账号,自动履行完了还款义务。郑华飞更是哽咽着说:“那天三哥还跟我说一个案子的诉前调解,没想到他竟永远地走了……”
“作为基层审判员,我感到最自豪的是为群众处理了许多矛盾纠纷,每当看到当事人握手言和的那一刻,也是我最幸福的时刻!”这是李树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将近20年审判工作中一直在践行的司法为民的情怀。一生公仆情,换得百姓心!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李树华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无私燃烧着自己的生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钢铁般的意志和信念,托起了神圣的法律天平,实践了无悔的人生誓言!他用自己病弱的身躯谱写了一曲绚烂的生命绝唱,在公正无私的天平下铸造了一个人民法官生命的丰碑!
(记者 杨宜中 通讯员 葛 坤 黄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