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评论频道> 论队建

“廉署咖啡”为何热销

2014-02-18 09:31:2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司马童

开放日活动需要“内外联动”,“门开得再大些,人来得更多些”,以此拉近党政机关与民众的空间和心理距离

香港廉政公署成立40周年之际,一连两个周末举办公众开放日,向市民揭开廉署工作的神秘面纱。开放首日吸引700多市民踊跃参观,不少市民一家大小齐齐出动,家长称希望从小教导孩子认识公平和廉洁的重要性。不少人在参观后,都会自掏腰包到廉署大楼9楼的职员餐厅去试一试“廉署咖啡”。

数百市民踊跃参加香港廉署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且纷纷掏钱一尝“廉署咖啡”,显然十分有助于加深香港市民对反贪工作的认识。

近些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表明,开放日活动是一个双赢的举措,既可使党政机关加强自我监督,牢固树立廉政勤政的执政理念,同时也为人民群众参与政府事务、监督公共权力运行提供了契机。譬如2011年4月12日,中央纪委就邀请40多个国家的近50名驻华高级外交官,首次举办面向驻华外交官的开放日活动,使参观者亲身感受了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实地了解了中国的反腐倡廉建设情况。

开放日活动需要“内外联动”,比起香港廉署开放首日就引来700多市民的踊跃参观,咱们现在的许多此类活动,则还显得“门开得太小,人来得不多”。通常的情况是,有关部门精心挑选和邀请一些社会人士,简简单单地摆出一种“走进”姿态,就算皆大欢喜地达到“开放”目的了。

香港“廉署咖啡”的热销,对于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这类活动,至少提供了三方面启迪。一是要变“请进来”为“引进来”,针对有意参观的市民,尽量不要预作审核与筛选;二是要变“小开门”为“大敞门”,能够让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市民来得越多,才更能显现活动组织者的真心和诚意;三要变“短时办”为“持续办”,开放日活动尽管无法做到天天迎客,但把这个“日子”的内涵做得更深一些,外延拓得更宽一些,方便更多人民群众的“择日”参加,方是让其有声势、具影响的重要考量。

[责任编辑:李家亮]